权利要求
1.一种金属材料裂痕无损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1),所述支撑架(1)下部设有用于夹持管类工件(17)两端的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设置在支撑架(1)相对两侧的第一夹持件(2)和第二夹持件(6),所述第一夹持件(2)和第二夹持件(6)均为锥形件,且轴线重合,均具有锥尖,两个所述锥尖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夹持件(2)能够沿其轴线旋转,所述第二夹持件(6)远离第一夹持件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横移装置(7),且第二夹持件(6)能够沿其轴线方向直线移动;
所述支撑架(1)内还设有位于夹持机构上方的荧光磁粉喷头(10),所述荧光磁粉喷头(10)通过管道(11)与外部的荧光磁粉罐连通,所述荧光磁粉喷头(10)的喷口朝向管类工件(17)设置;
所述夹持机构上方一侧还设有紫外灯(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材料裂痕无损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件(2)具有第一锥形面(21),所述第一锥形面(21)设有磁吸件(13),磁吸件(13)一端与第一锥形面(21)转动连接,另一端为连接端(14),具有磁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金属材料裂痕无损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锥形面(21)沿其母线方向开设有安装槽(22),所述磁吸件(13)远离连接端(14)的一端转动设置在安装槽(22)内,所述连接端(14)能够相对于安装槽(22)外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金属材料裂痕无损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端(14)下方通过弹性件(15)与安装槽(22)的底面弹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金属材料裂痕无损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吸件(13)的移动平面与第一夹持件(2)的轴线所在竖直平面重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材料裂痕无损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件(2)远离第二夹持件一侧连接有驱动电机(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金属材料裂痕无损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件(2)与输出轴(31)之间通过第一连接板(4)连接,且所述第一连接板(4)的下端沿水平方向设有第一支撑板(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金属材料裂痕无损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夹持件(6)远离第一夹持件的一侧设有第二连接板(8),所述第二连接板(8)与横移装置(7)转动连接,且所述第二连接板(8)的下端沿水平方向设有第二支撑板(9)。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材料裂痕无损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荧光磁粉喷头(10)设置有多个,多个荧光磁粉喷头(10)沿第一夹持件的轴线方向分布在管类工件(17)正上方。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金属材料裂痕无损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紫外灯(12)设置有两组,两组紫外灯(12)对称设置在第一夹持件沿轴线方向的两侧,所述紫外灯(12)的高度高于荧光磁粉喷头(10)的高度。
说明书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材料检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金属材料裂痕无损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0002]金属材料的工件在生产过程中,难免会产生划痕或裂纹等缺陷,需要通过检测设备对工件的表面进行检测,例如,现有专利号为CN210071690U的一种金属铸件表面探伤夹持检测装置,公开了一种将荧光磁粉喷射至铸件表面,来检测铸件表面裂痕的装置。但是,该探伤夹持检测装置只能检测铸件上端面的表面裂痕,需要检测其他表面的裂痕时,需要拆卸更换铸件的摆放位置,尤其是对于管类铸件表面的检测,无法快速地对管类铸件表面喷射荧光磁粉来进行照射检测。
实用新型内容
[0003]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金属材料裂痕无损检测设备。
[0004]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金属材料裂痕无损检测设备,包括支撑架,支撑架下部设有用于夹持管类工件两端的夹持机构,夹持机构包括设置在支撑架相对两侧的第一夹持件和第二夹持件,第一夹持件和第二夹持件均为锥形件,且轴线重合,均具有锥尖,两个锥尖相对设置,第一夹持件能够沿其轴线旋转,第二夹持件远离第一夹持件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横移装置,且第二夹持件能够沿其轴线方向直线移动;
[0006]支撑架内还设有位于夹持机构上方的荧光磁粉喷头,荧光磁粉喷头通过管道与外部的荧光磁粉罐连通,荧光磁粉喷头的喷口朝向管类工件设置;
[0007]夹持机构上方一侧还设有紫外灯。
[0008]第一夹持件和第二夹持件相对设置在支撑架的中下部两侧,管类工件一端套设在第一夹持件,通过横移装置将第二夹持件移动至管类工件的另一端,第一夹持件和第二夹持件能够将管类工件夹紧,第一夹持件和第二夹持件均为锥形件,能够夹持不同直径、不同长度的管类工件;
[0009]第一夹持件能够绕其轴线旋转,第二夹持件能够与横移装置转动连接,实现管类工件可以旋转的效果,通过管类工件上方设置的荧光磁粉喷头,荧光磁粉喷头向缓慢旋转的管类工件喷射荧光磁粉,荧光磁粉包含荧光颜料,使得裂纹在紫外光下可见,磁粉在磁场作用下渗透到表面裂纹中,再通过紫外灯照射管类工件表面,荧光磁粉在紫外光下会发出荧光,使裂纹和缺陷更加明显可见,实现快速检测管类工件表面裂痕或划痕的效果,现有技术只能检测铸件的上端面,且喷射荧光磁粉后还需要手动清理多余的荧光磁粉,本实用新型不仅可以在不拆卸工件的情况下对其表面进行喷射荧光磁粉,还能通过工件的旋转,将多余的荧光磁粉清除,降低工作强度。
[0010]在第一夹持件带动管类工件旋转的情况下,夹紧力不足的情况下,可能出现管类工件不跟随第一夹持件旋转的现象,为此,设置第一夹持件具有第一锥形面,第一锥形面设有磁吸件,磁吸件一端与第一锥形面转动连接,另一端为连接端,具有磁性,能够转动,且能移动至管类工件的内壁与其磁性连接,通过磁吸件能够配合第一夹持件和第二夹持件将管类工件进一步连接,便于管类工件在第一夹持件带动下旋转。
[0011]若磁吸件直接安装在第一锥形面上,可能会影响不同内径的管类工件的夹持,为此,第一锥形面沿其母线方向开设有安装槽,磁吸件远离连接端的一端转动设置在安装槽内,连接端为活动端,可以摆动,连接端能够相对于安装槽外延。
[0012]关于磁吸件的具体结构,磁吸件为长杆形状,磁吸件能够摆动的一端为连接端,连接端下方通过弹性件与安装槽的底面弹性连接,弹性件为压缩弹簧,常规状态下,压缩弹簧能够将连接端顶出安装槽;
[0013]在将管类工件的一端套设在第一夹持件的第一锥形面上时,会通过连接端向下推动压缩弹簧,压缩弹簧变形,连接端也会和管类工件的内壁磁吸,起到固定管类工件在第一夹持件上的作用。
[0014]关于磁吸件在安装槽内的具体安装位置,安装槽的底面为倾斜面,倾斜面的倾斜角度与第一夹持件的圆锥母线的倾斜角度平行,磁吸件的移动平面与第一夹持件的轴线所在竖直平面重合,因此,磁吸件远离连接端的一端位于倾斜面位置较高的上端,弹性件竖向设置在倾斜面的底端,在拆卸管类工件时,第二夹持件先在横移装置带动下向远离第一夹持件方向移动,松开管类工件的一端,通过设置连接端靠近第一夹持件的锥尖位置,在抽出管类工件时,磁吸件不会卡接在管类工件的内壁,便于管类工件的拆卸和连接端与管类工件的分离。
[0015]关于驱动第一夹持件旋转的结构为,第一夹持件远离第二夹持件一侧连接有驱动电机,即第一夹持件远离锥尖的一端与驱动电机连接,驱动电机具有输出轴,输出轴的轴线与第一夹持件的轴线同轴,驱动电机安装在支撑架一侧,驱动电机能够调节第一夹持件的旋转速度,进而调节管类工件的旋转速度,在荧光磁粉喷头向管类工件喷射荧光磁粉时,控制管类工件缓慢旋转,在荧光磁粉喷头喷射管类工件表面一圈停止喷射后,可以适当调整管类工件的旋转速度,将多余的荧光磁粉从管类工件表面清除,以减少对检测结果的干扰。
[0016]为便于输出轴的端部与第一夹持件之间能够连接,设置第一夹持件与输出轴之间通过第一连接板固定连接,第一连接板的下端沿水平方向设有第一支撑板,第一支撑板位于第一夹持件下方,第一支撑板水平设置,向靠近第二夹持件的方向延伸一定长度,能够支撑管类工件靠近第一夹持件的一端。
[0017]关于第二夹持件与横移装置的连接结构,第二夹持件远离第一夹持件的一侧设有第二连接板,横移装置可以为电动推杆或液压推杆,横移装置具有伸出杆,伸出杆的轴线与第二夹持件的轴线同轴,第二连接板远离第二夹持件的一侧设有轴承,轴承的轴线与第二夹持件的轴线同轴,伸出杆具有伸出端,伸出端与轴承的内圈连接,轴承的外圈与第二连接板连接,实现伸出杆与第二连接板转动连接;第二连接板的下端沿水平方向设有第二支撑板,能够支撑管类工件的另一端,同时,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位于同一水平面,相互配合,能够对非管类工件的产品进行支撑,也能实现非管类工件的产品进行裂痕检测。
[0018]管类工件的长度部分较长,若只通过一个荧光磁粉喷头,喷射荧光磁粉的范围有限,因此,荧光磁粉喷头设置有多个,多个荧光磁粉喷头沿第一夹持件的轴线方向等间距分布在管类工件正上方。
[0019]为提高紫外灯对管类工件或其他产品表面的照射范围,能够在不同角度均能检测裂痕,紫外灯设置有两组,两组紫外灯对称设置在第一夹持件沿轴线方向的两侧,能够在两侧观察管类工件或其他产品表面的裂痕或缺陷,紫外灯的高度高于荧光磁粉喷头的高度,避免荧光磁粉喷头喷射的荧光磁粉喷射在紫外灯上,影响其使用。
[002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第一夹持件和第二夹持件用于对管类工件进行夹持,第二夹持件可以沿其轴线方向横向移动,用于管类工件的夹紧,第一夹持件可以带动夹紧后的管类工件旋转,荧光磁粉喷头喷射的荧光磁粉喷射在缓慢旋转的管类工件表面,一定时间后,磁粉充分进入裂纹,荧光磁粉在紫外光下会发出荧光,使裂纹和缺陷更加明显可见,即实现在不拆卸管类工件的情况下对其进行裂痕检测,通过控制管类工件旋转速度,可以将多余荧光磁粉清除,又无需手动清理多余的荧光磁粉,提高对管类工件裂痕检测的效率。
附图说明
[0021]在附图中:
[0022]图1为剖视图;
[0023]图2为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图1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5]图4为立体图;
[0026]图5为图4的右视图;
[0027]图中各附图标记所代表的组件为:
[0028]1、支撑架;2、第一夹持件;21、第一锥形面;22、安装槽;3、驱动电机;31、输出轴;4、第一连接板;5、第一支撑板;6、第二夹持件;7、横移装置;71、伸出杆;8、第二连接板;9、第二支撑板;10、荧光磁粉喷头;11、管道;12、紫外灯;13、磁性件;14、连接端;15、弹性件;16、轴承;17、管类工件;18、收集箱。
具体实施方式
[0029]如图1和图4所示的一种金属材料裂痕无损检测设备,包括支撑架1,支撑架1下部设有用于夹持管类工件17两端的夹持机构,夹持机构包括设置在支撑架1相对两侧的第一夹持件2和第二夹持件6,第一夹持件2和第二夹持件6能够夹持管类工件17,支撑架1内还设有位于夹持机构上方的荧光磁粉喷头10,荧光磁粉喷头10通过管道11与外部的荧光磁粉罐连通,荧光磁粉喷头10的喷口朝向管类工件17设置,夹持机构上方一侧还设有紫外灯12,荧光磁粉喷头10向下方的管类工件17表面喷射荧光磁粉后,通过紫外灯12照射,检测管类工件17表面的裂痕,夹持机构下方设有收集箱18,用于收集喷射后的荧光磁粉。
[0030]其中,第一夹持件2和第二夹持件6均为锥形件,且轴线重合,均具有锥尖,两个锥尖相对设置,第一夹持件2能够沿其轴线旋转,第二夹持件6远离第一夹持件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横移装置7,且第二夹持件6能够沿其轴线方向直线移动。
[0031]第一夹持件2和第二夹持件6相对设置在支撑架1的中下部两侧,管类工件17一端套设在第一夹持件2,通过横移装置7将第二夹持件6移动至管类工件17的另一端,第一夹持件2和第二夹持件6能够将管类工件17夹紧,第一夹持件2和第二夹持件6均为锥形件,能够夹持不同直径、不同长度的管类工件17。
[0032]关于驱动第一夹持件2旋转的结构为,第一夹持件2远离第二夹持件一侧连接有驱动电机3,即第一夹持件2远离锥尖的一端与驱动电机3连接,驱动电机3具有输出轴31,输出轴31的轴线与第一夹持件2的轴线同轴,驱动电机3安装在支撑架1一侧,驱动电机3能够调节第一夹持件2的旋转速度,进而调节管类工件17的旋转速度,在荧光磁粉喷头10向管类工件17喷射荧光磁粉时,控制管类工件17缓慢旋转,在荧光磁粉喷头10喷射管类工件17表面一圈停止喷射后,可以适当调整管类工件17的旋转速度,将多余的荧光磁粉从管类工件17表面清除,以减少对检测结果的干扰。
[0033]如图3所示,关于第二夹持件6与横移装置7的连接结构,第二夹持件6远离第一夹持件的一侧设有第二连接板8,横移装置7可以为电动推杆或液压推杆,横移装置7具有伸出杆71,伸出杆71的轴线与第二夹持件6的轴线同轴,第二连接板8远离第二夹持件6的一侧设有轴承16,轴承16的轴线与第二夹持件6的轴线同轴,伸出杆71具有伸出端,伸出端与轴承16的内圈连接,轴承16的外圈与第二连接板8连接,实现伸出杆71与第二连接板8转动连接。
[0034]上述结构中,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第一夹持件能够绕其轴线旋转,第二夹持件6能够与横移装置7转动连接,实现管类工件17可以旋转的效果,通过管类工件17上方设置的荧光磁粉喷头10,荧光磁粉喷头10向缓慢旋转的管类工件17喷射荧光磁粉,荧光磁粉包含荧光颜料,使得裂纹在紫外光下可见,磁粉在磁场作用下渗透到表面裂纹中,再通过紫外灯12照射管类工件17表面,荧光磁粉在紫外光下会发出荧光,使裂纹和缺陷更加明显可见,实现快速检测管类工件17表面裂痕或划痕的效果,现有技术只能检测铸件的上端面,且喷射荧光磁粉后还需要手动清理多余的荧光磁粉,本实用新型不仅可以在不拆卸工件的情况下对其表面进行喷射荧光磁粉,还能通过工件的旋转,将多余的荧光磁粉清除,降低工作强度。
[0035]如图2所示,在第一夹持件2带动管类工件17旋转的情况下,夹紧力不足的情况下,可能出现管类工件17不跟随第一夹持件2旋转的现象,为此,设置第一夹持件2具有第一锥形面21,第一锥形面21设有能够与管类工件17的内壁磁吸的磁吸件,通过磁吸件能够配合第一夹持件2和第二夹持件6将管类工件17进一步连接,便于管类工件17在第一夹持件2带动下旋转。
[0036]若磁吸件直接安装在第一锥形面21上,可能会影响不同内径的管类工件17的夹持,为此,第一锥形面21开设有安装槽22,磁吸件通过弹性件15弹性设置在安装槽22内,磁吸件具有磁性的一端在弹性件15未被压缩情况下能够抬起至第一锥形面21的外侧,本实施例设有两组对称设置的磁吸件13,因此安装槽22对称设有两个。(参阅图1和图2)
[0037]关于磁吸件的具体结构,磁吸件13为长杆,连接端14设置在磁吸件13一端,连接端14为磁铁,具有磁性,能够与管类铸件的内壁磁吸连接,磁吸件13远离连接端14的一端转动设置在安装槽22内,连接端14下方通过弹性件15与安装槽22的底面弹性连接,弹性件15为压缩弹簧,常规状态下,压缩弹簧能够将连接端14顶出安装槽22。在拆卸管类工件17时,第二夹持件6先在横移装置7带动下向远离第一夹持件方向移动,松开管类工件17的一端,通过设置磁吸件13具有连接端14的一端靠近第一夹持件的锥尖位置,在抽出管类工件17时,磁吸件13不会卡接在管类工件17的内壁,便于管类工件17的拆卸和连接端14与管类工件17的分离。
[0038]在将管类工件17的一端套设在第一夹持件2的第一锥形面21上时,会通过连接端14向下推动压缩弹簧,压缩弹簧变形,连接端14会和管类工件17的内壁磁吸,起到固定管类工件17在第一夹持件上的作用。
[0039]上述的安装槽22的具体结构为,安装槽22的底面为倾斜面,倾斜面的倾斜角度与第一夹持件2的圆锥母线的倾斜角度平行,弹性件15竖向设置在倾斜面的底端,便于安装压缩弹簧。(参阅图2)
[0040]为便于输出轴31的端部与第一夹持件2之间能够连接,设置第一夹持件2与输出轴31之间通过第一连接板4固定连接,第一连接板4的下端沿水平方向设有第一支撑板5,第一支撑板5位于第一夹持件2下方,第一支撑板5水平设置,向靠近第二夹持件6的方向延伸一定长度,能够支撑管类工件17靠近第一夹持件的一端;第二连接板8的下端沿水平方向设有第二支撑板9,能够支撑管类工件17的另一端,同时,第一支撑板5和第二支撑板9位于同一水平面,相互配合,能够对非管类工件17的产品进行支撑,也能实现非管类工件17的产品进行裂痕检测。
[0041]管类工件17的长度部分较长,若只通过一个荧光磁粉喷头10,喷射荧光磁粉的范围有限,因此,荧光磁粉喷头10设置有多个,多个荧光磁粉喷头10沿第一夹持件的轴线方向等间距分布在管类工件17正上方。
[0042]如图5所示,为提高紫外灯12对管类工件17或其他产品表面的照射范围,能够在不同角度均能检测裂痕,紫外灯12设置有两组,两组紫外灯12对称设置在第一夹持件沿轴线方向的两侧,能够在两侧观察管类工件17或其他产品表面的裂痕或缺陷,紫外灯12的高度高于荧光磁粉喷头10的高度,避免荧光磁粉喷头10喷射的荧光磁粉喷射在紫外灯12上,影响其使用。
说明书附图(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