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利要求
1.一种金属锻件后处理蓄热式台车炉燃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座(1),所述安装座(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炉体(2),所述炉体(2)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挡板(3),所述炉体(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侧边加强筋(4),所述炉体(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部加强筋(5),所述炉体(2)的前端固定连接有开合门(6);
所述开合门(6)包括安装框架(601),所述安装框架(601)的内壁开设有滑槽(602),所述滑槽(602)的内壁滑动连接有炉体门(603),所述安装框架(60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604),所述连接板(604)底部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液压杆(605),所述液压杆(60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块(606),所述连接块(606)与炉体门(603)相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锻件后处理蓄热式台车炉燃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台车固定座(7),所述台车固定座(7)下表面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接地板(8)。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金属锻件后处理蓄热式台车炉燃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台车固定座(7)的前端固定连接有电机(9),所述电机(9)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有丝杆(10)。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金属锻件后处理蓄热式台车炉燃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杆(10)的外表面套接有移动块(15),所述移动块(1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台车(12)。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金属锻件后处理蓄热式台车炉燃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台车(1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数个滑轮座(13),所述滑轮座(13)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滑轮(14)。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金属锻件后处理蓄热式台车炉燃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台车固定座(7)内壁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移动轨道(11),所述移动轨道(11)与滑轮(14)相适配。
说明书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锻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金属锻件后处理蓄热式台车炉燃烧系统。
背景技术
[0002]金属锻件后处理蓄热式台车炉燃烧系统是一种高效的热处理设备,它采用蓄热式燃烧技术来加热金属锻件,这种技术通过使用蓄热体来存储和释放热量,从而提高热效率并减少能源消耗,在金属锻件的后处理过程中,这种燃烧系统能够确保工件均匀加热,优化热处理质量,并减少环境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000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金属锻件后处理蓄热式台车炉燃烧系统,解决了金属锻件的后处理过程中工件加热不均匀,热处理质量较差,环境污染较为严重的技术问题。
[0004]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金属锻件后处理蓄热式台车炉燃烧系统,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炉体,所述炉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炉体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侧边加强筋,所述炉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部加强筋,所述炉体的前端固定连接有开合门;
[0005]所述开合门包括安装框架,所述安装框架的内壁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炉体门,所述安装框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底部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液压杆,所述液压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与炉体门相连接。
[000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安装座提供了稳定的支撑平台,确保炉体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炉体的设计通常考虑到了热膨胀和收缩,以及承受高温的能力,从而保证长期运行的可靠性,开合门的设计允许操作人员方便地进出炉内,进行装料和卸料操作,自动化的开合机制,如液压系统,提高了操作的安全性,减少了人工操作的风险,同时也加快了生产流程。
[0007]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安装座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台车固定座,所述台车固定座下表面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接地板。
[000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台车固定座固定在安装座的内壁,下表面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接地板,以确保电气安全。
[0009]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台车固定座的前端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有丝杆。
[001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台车固定座和电机的组合提供了动力。
[0011]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丝杆的外表面套接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台车。
[0012]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丝杆和移动块的配合,实现了台车的精确定位和移动。
[0013]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台车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数个滑轮座,所述滑轮座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滑轮。
[001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台车与滑轮系统的设计确保了台车在移动轨道上的平稳移动,减少了摩擦和磨损,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同时也提高了生产效率。
[0015]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台车固定座内壁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移动轨道,所述移动轨道与滑轮相适配。
[001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滑轮座内部转动连接有滑轮,滑轮与移动轨道相适配,确保台车在移动过程中的平稳性和减少摩擦损耗。
[0017]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8]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开合门的自动化操作通过液压杆和连接块的配合,实现了炉体门的自动开闭,提高了操作的安全性和效率,电机和丝杆的组合,以及移动块和台车的设计,提供了精确的台车移动控制,确保金属锻件在炉内的定位准确无误,增加了处理过程的灵活性,滑轮与移动轨道的匹配使用,减少了台车移动过程中的摩擦和磨损,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实用新型背面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实用新型仰视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本实用新型台车固定座结构示意图;
[0023]图5为本实用新型台车结构示意图;
[0024]图6为本实用新型开合门结构示意图。
[0025]主要符号说明:
[0026]1、安装座;2、炉体;3、挡板;4、侧边加强筋;5、顶部加强筋;6、开合门;601、安装框架;602、滑槽;603、炉体门;604、连接板;605、液压杆;606、连接块;7、台车固定座;8、接地板;9、电机;10、丝杆;11、移动轨道;12、台车;13、滑轮座;14、滑轮;15、移动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0028]实施例:
[0029]请结合图1-6,本实施例的一种金属锻件后处理蓄热式台车炉燃烧系统,包括安装座1,安装座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炉体2,炉体2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挡板3,炉体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侧边加强筋4,炉体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部加强筋5,炉体2的前端固定连接有开合门6;
[0030]开合门6包括安装框架601,安装框架601的内壁开设有滑槽602,滑槽602的内壁滑动连接有炉体门603,安装框架60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604,连接板604底部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液压杆605,液压杆60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块606,连接块606与炉体门603相连接,安装座1是整个系统的基础,它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炉体2,炉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挡板3,这些挡板的作用可能是为了引导气流和热流,确保热量在炉内均匀分布,炉体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侧边加强筋4和顶部加强筋5,这些加强筋有助于提高炉体的结构强度和稳定性,炉体的前端固定连接有开合门6,开合门允许操作人员进出炉内,进行装料和卸料操作,开合门6包括安装框架601,其内壁开设有滑槽602,滑槽内壁滑动连接有炉体门603,这种设计允许炉体门在滑槽内滑动,实现开合功能,安装框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604,连接板底部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液压杆605,液压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块606,连接块与炉体门相连接,液压杆的使用可以提供足够的力量,通过液压系统控制开合门的运动,确保操作的安全性和便捷性。
[0031]安装座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台车固定座7,台车固定座7下表面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接地板8,炉体内部的台车固定座7支撑台车12的移动,接地板8确保电气安全。
[0032]台车固定座7的前端固定连接有电机9,电机9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有丝杆10,台车固定座7和电机9的组合提供了动力,通过丝杆10和移动块15的配合,实现了台车12的精确定位和移动。
[0033]丝杆10的外表面套接有移动块15,移动块1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台车12,丝杆的外表面套接有移动块15,移动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台车12,电机通过丝杆驱动台车移动,实现对炉内金属锻件的位置调整。
[0034]台车1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数个滑轮座13,滑轮座13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滑轮14,台车12底部的滑轮座13内安装有滑轮14,确保台车在移动轨道11上顺畅移动。
[0035]台车固定座7内壁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移动轨道11,移动轨道11与滑轮14相适配,滑轮14与移动轨道11相适配,确保台车12在移动过程中的平稳性和减少摩擦损耗。
[0036]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金属锻件后处理蓄热式台车炉燃烧系统的实施原理为:安装座1是整个系统的基础,它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炉体2,炉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挡板3,这些挡板的作用可能是为了引导气流和热流,确保热量在炉内均匀分布,炉体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侧边加强筋4和顶部加强筋5,这些加强筋有助于提高炉体的结构强度和稳定性,炉体的前端固定连接有开合门6,开合门允许操作人员进出炉内,进行装料和卸料操作,开合门6包括安装框架601,其内壁开设有滑槽602,滑槽内壁滑动连接有炉体门603,这种设计允许炉体门在滑槽内滑动,实现开合功能,安装框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604,连接板底部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液压杆605,液压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块606,连接块与炉体门相连接,液压杆的使用可以提供足够的力量,通过液压系统控制开合门的运动,确保操作的安全性和便捷性,炉体内部的台车固定座7支撑台车12的移动,接地板8确保电气安全,台车固定座7和电机9的组合提供了动力,通过丝杆10和移动块15的配合,实现了台车12的精确定位和移动,丝杆的外表面套接有移动块15,移动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台车12,电机通过丝杆驱动台车移动,实现对炉内金属锻件的位置调整,台车12底部的滑轮座13内安装有滑轮14,确保台车在移动轨道11上顺畅移动,滑轮14与移动轨道11相适配,确保台车12在移动过程中的平稳性和减少摩擦损耗。
[0037]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说明书附图(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