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利要求
1.一种具有堆砌式烧制炉台的蓄热式台车炉,包括炉体、台车和上滑式炉门,所述炉体、台车和上滑式炉门围合形成炉膛,所述台车上设置有若干炉台,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炉台由均热钢板、架空层和底座从上到下堆叠成型,所述架空层由固定外层及旋转内层组成,所述固定外层及旋转内层共轴心设置,所述固定外层、旋转内层均通过高
铝耐火砖环形阵列式堆砌形成间隔设置的外导气通道和内导气通道,所述旋转内层中部还设置有中空空间,通过旋转内层的定轴旋转从而调整外导气通道和内导气通道的错位角度,进而调整中空空间与外部的连通状态;
所述旋转内层的中空空间内还环形阵列式开设有若干内加热孔,若干所述内加热孔经旋转内层开设的通道与其底部轴心安装的陶瓷转轴杆连通,所述陶瓷转轴杆延伸至台车内并与外接供气管道连通,通过外接供气管道向内加热孔喷射燃烧气体介质,从而通过中空空间内对炉台进行加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堆砌式烧制炉台的蓄热式台车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均热钢板轴心处还突出式安装有保护气体杆,所述保护气体杆与陶瓷转轴杆的轴心固定连接,所述保护气体杆经陶瓷转轴杆内开设的通道与外接气源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堆砌式烧制炉台的蓄热式台车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内层与固定外层之间还安装有陶瓷轴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堆砌式烧制炉台的蓄热式台车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转轴杆内开设有保护气体通道和燃烧介质通道,所述燃烧介质通道与内加热孔连通,所述保护气体通道与保护气体杆连通,所述陶瓷转轴杆远离旋转内层一侧还开设有保护气体进气口和燃烧介质进气口,所述保护气体进气口外侧的陶瓷转轴杆套设有第一密封轴套,所述第一轴套与台车内设置的保护气体管道连通,所述保护气体管道与外接气源连通,所述燃烧介质进气口外侧的陶瓷转轴杆上还套设有第二密封轴套,所述第二密封轴套与台车内设置的外接供气管道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具有堆砌式烧制炉台的蓄热式台车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外侧还通过炉架进行支撑固定,所述炉体上端还安装有延伸至炉膛内外两侧的排气泄压阀杆。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一种具有堆砌式烧制炉台的蓄热式台车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台内还安装有热电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具有堆砌式烧制炉台的蓄热式台车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台车底部对称式安装有滑轮,所述滑轮与滑轨配合,所述台车在其车体两端设置的牵引机构驱动下进行往复平移滑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具有堆砌式烧制炉台的蓄热式台车炉,其特征在于:驱动台车进行往复平移滑动的牵引机构包括收放卷牵引电机,所述收放卷牵引电机通过牵引绳与台车连接,通过两侧收放卷牵引电机的交替式收放卷操作从而牵引台车进行往复平移滑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具有堆砌式烧制炉台的蓄热式台车炉,其特征在于:驱动旋转内层进行定轴旋转运动的装置为转向电机,所述转向电机固定安装在台车速底部,所述转向电机的驱动轴上固定安装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所述从动齿轮固定安装在陶瓷转轴杆上,通过转向电机的旋转带动陶瓷转轴杆旋转。
说明书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台车炉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堆砌式烧制炉台的蓄热式台车炉。
背景技术
[0002]现有技术中公开号为“CN108504851B”的一种金属带卷高温热处理用罩式炉,包括炉台、炉板和炉罩,炉台中心顶端设置有凸起层,凸起层包干若干个凸起件,炉板设置在凸起层的顶端,若干个凸起件之间夹设有由凸起层外缘至中心的导气通道,炉板中心设置有透气孔,导气通道与透气孔连通;炉台内嵌设有竖向的保护气管,保护气管与气源相通,保护气管的顶端连通设置有至少两根支管,支管倾斜向上发散且呈同旋向的螺旋状。改进的方案可增加保护气与金属带卷内层带体的接触几率,改善内层带体表面的通风状态,提高热处理的成材率;与现有技术中的平缓气流相比能减少能耗,上述金属带卷高温热处理用罩式炉在金属带卷高温热处理中的应用,金属带卷包括硅钢卷。
[0003]但是上述该装置在使用过程中仍然存在较为明显的缺陷:上述装置的炉台采用单一式加热方式,其整体结构被转用至台车炉中,然而,由于台车炉上通常需要安装数个乃至数十个炉台,其均通过设置于炉体边缘的加热机构进行加热,然而在加热过程中,由于炉台处于固定式设置,因此靠近加热喷嘴一侧的炉台温度要显著高于远离加热喷嘴一侧,这就导致炉台在加热的过程中受热不均匀,从而难以进行温度的控制,同时,现有技术中的炉台加热结构的布局又进一步限制了炉台加热的均匀性。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堆砌式烧制炉台的蓄热式台车炉,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具有堆砌式烧制炉台的蓄热式台车炉,包括炉体、台车和上滑式炉门,所述炉体、台车和上滑式炉门围合形成炉膛,所述台车上设置有若干炉台,若干所述炉台由均热钢板、架空层和底座从上到下堆叠成型,所述架空层由固定外层及旋转内层组成,所述固定外层及旋转内层共轴心设置,所述固定外层、旋转内层均通过高铝耐火砖环形阵列式堆砌形成间隔设置的外导气通道和内导气通道,所述旋转内层中部还设置有中空空间,通过旋转内层的定轴旋转从而调整外导气通道和内导气通道的错位角度,进而调整中空空间与外部的连通状态;
[0007]所述旋转内层的中空空间内还环形阵列式开设有若干内加热孔,若干所述内加热孔经旋转内层开设的通道与其底部轴心安装的陶瓷转轴杆连通,所述陶瓷转轴杆延伸至台车内并与外接供气管道连通,通过外接供气管道向内加热孔喷射燃烧气体介质,从而通过中空空间内对炉台进行加热。
[0008]优选的,所述均热钢板轴心处还突出式安装有保护气体杆,所述保护气体杆与陶瓷转轴杆的轴心固定连接,所述保护气体杆经陶瓷转轴杆内开设的通道与外接气源连通。
[0009]优选的,所述旋转内层与固定外层之间还安装有陶瓷轴承。
[0010]优选的,所述陶瓷转轴杆内开设有保护气体通道和燃烧介质通道,所述燃烧介质通道与内加热孔连通,所述保护气体通道与保护气体杆连通,所述陶瓷转轴杆远离旋转内层一侧还开设有保护气体进气口和燃烧介质进气口,所述保护气体进气口外侧的陶瓷转轴杆套设有第一密封轴套,所述第一轴套与台车内设置的保护气体管道连通,所述保护气体管道与外接气源连通,所述燃烧介质进气口外侧的陶瓷转轴杆上还套设有第二密封轴套,所述第二密封轴套与台车内设置的外接供气管道连通。
[0011]优选的,所述炉体外侧还通过炉架进行支撑固定,所述炉体上端还安装有延伸至炉膛内外两侧的排气泄压阀杆。
[0012]优选的,所述炉台内还安装有热电偶。
[0013]优选的,所述台车底部对称式安装有滑轮,所述滑轮与滑轨配合,所述台车在其车体两端设置的牵引机构驱动下进行往复平移滑动。
[0014]优选的,驱动台车进行往复平移滑动的牵引机构包括收放卷牵引电机,所述收放卷牵引电机通过牵引绳与台车连接,通过两侧收放卷牵引电机的交替式收放卷操作从而牵引台车进行往复平移滑动。
[0015]优选的,驱动旋转内层进行定轴旋转运动的装置为转向电机,所述转向电机固定安装在台车速底部,所述转向电机的驱动轴上固定安装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所述从动齿轮固定安装在陶瓷转轴杆上,通过转向电机的旋转带动陶瓷转轴杆旋转。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0017]本发明具有旋转内层,在外部加热过程中能够通过旋转内层的旋转从而将局部热量向炉台的各个位置进行分散,从而促进了炉台各个部位热量的均匀分布,此外,在炉台内部还设置有内加热孔,通过内加热孔能够更加精准进行热量控制,有利于快速形成稳定的燃烧气氛,从而保证烧制钢卷的质量。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发明的陶瓷转轴杆连接结构剖视示意图;
[0019]图2为本发明的炉台整体结构立体示意图;
[0020]图3为本发明的炉台导气通道封闭状态示意图;
[0021]图4为本发明的炉台导气通道开启状态示意图;
[0022]图5为本发明的炉台安装结构示意图;
[0023]图6为本发明的陶瓷转轴杆开孔结构示意图;
[0024]图7为本发明的台车炉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中:1炉体、2台车、3上滑式炉门、4炉膛、5炉台、6均热钢板、7架空层、8底座、9固定外层、10旋转内层、11外导气通道、12内导气通道、13中空空间、14内加热孔、15陶瓷转轴杆、16外接供气管道、17保护气体杆、18陶瓷轴承、19保护气体通道、20燃烧介质通道、21保护气体进气口、22燃烧介质进气口、23第一密封轴套、24保护气体管道、25第二密封轴套、26炉架、27排气泄压阀杆、28滑轮、29滑轨、30收放卷牵引电机、31牵引绳、32转向电机、33主动齿轮、34从动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27]请参阅图1-7,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0028]实施例一:
[0029]一种具有堆砌式烧制炉台的蓄热式台车炉,包括炉体1、台车2和上滑式炉门3,炉体1、台车2和上滑式炉门3围合形成炉膛4,台车2上设置有若干炉台5,若干炉台5由均热钢板6、架空层7和底座8从上到下堆叠成型,架空层7由固定外层9及旋转内层10组成,固定外层9及旋转内层10共轴心设置,固定外层9、旋转内层10均通过高铝耐火砖环形阵列式堆砌形成间隔设置的外导气通道11和内导气通道12,旋转内层10中部还设置有中空空间13,通过旋转内层10的定轴旋转从而调整外导气通道11和内导气通道12的错位角度,进而调整中空空间13与外部的连通状态;
[0030]旋转内层10的中空空间13内还环形阵列式开设有若干内加热孔14,若干内加热孔14经旋转内层10开设的通道与其底部轴心安装的陶瓷转轴杆15连通,陶瓷转轴杆15延伸至台车2内并与外接供气管道16连通,通过外接供气管道16向内加热孔14喷射燃烧气体介质,从而通过中空空间13内对炉台5进行加热。
[0031]在该实施例中,炉体1、台车2和上滑式炉门3作为现有技术中台车炉的常见结构,炉体1、台车2和上滑式炉门3围合形成炉膛4,由于该台车的设计是为了对钢卷进行加热,因此在台车2上还设置有若干炉台5,炉台5内还安装有热电偶,通过设置的热电偶进行温度的监控,在该实施例中,炉台5在台车2上设置有两列,每列炉台5数量根据台车2的长度进行设计,该炉台5在外形上与现有技术中的炉台结构相仿,但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是,本实施例中的炉台5具有固定外层9及旋转内层10组成的架空层7,旋转内层10与固定外层9之间还安装有陶瓷轴承18,固定外层9及旋转内层10均由间隔设置的高铝耐火砖环形阵列式堆砌形成,且二者采用相同数量的高铝耐火砖,参照说明书附图3和4,当旋转内层10的高铝耐火砖体与固定外层9的外导气通道11配合时,中空空间13与外环境形成的间隙最小,反之当旋转内层10的高铝耐火砖体与固定外层9的高铝耐火砖体配合时,中空空间13与外环境形成的间隙最大,这样设置的优势在于,考虑到传统台车炉内部的喷火装置通常设置于炉膛4的两侧,因此在对炉台5的加热过程中,火焰喷射方向是固定的,因此其作用在炉台5上的位置也是固定的,因此现有技术中的炉台5通常在靠近喷火装置一侧温度最高,并缓慢通过热辐射的方式向远离炉台5的一侧进行蔓延,该种蔓延方式较为缓慢,因此若长时间炉台5无法及时进行热量的疏散,将直接影响钢卷的退火、加热质量,为此,本实施例设置的旋转内层10能够在炉台5加热的前期处于说明书附图4的状态,由于内外连通状态最大,热量能够通过外导气通道11和内导气通道12进入中空空间13,此种方式促进了热量进行流动,并且在加热过程中,靠近靠近喷火装置一侧温度仍然明显高于其他位置,此时,通过旋转内层10的转动,能够快速将靠近喷火装置一侧旋转内层10的高铝耐火砖体转向其他方式,从而将集中的热量进行分散,当炉内的燃烧气氛稳定后,驱动旋转内层10转动使其进入说明书附图3的状态,中空空间13与外环境形成的间隙最小,此时通过内加热孔14进行中空空间13的加热,该种加热方式相较于现有的炉壁式加热方式而言,能够保证炉台5的加热更加均匀充分,内加热孔14通过设置在台车2内的外接供气管道16连通,通过外接供气管道16向内加热孔14喷射燃烧气体介质,从而通过中空空间13内对炉台5进行加热。
[0032]实施例二:
[0033]均热钢板6轴心处还突出式安装有保护气体杆17,保护气体杆17与陶瓷转轴杆15的轴心固定连接,保护气体杆17经陶瓷转轴杆15内开设的通道与外接气源连通。
[0034]陶瓷转轴杆15内开设有保护气体通道19和燃烧介质通道20,燃烧介质通道20与内加热孔14连通,保护气体通道19与保护气体杆17连通,陶瓷转轴杆15远离旋转内层10一侧还开设有保护气体进气口21和燃烧介质进气口22,保护气体进气口21外侧的陶瓷转轴杆15套设有第一密封轴套23,第一轴套23与台车2内设置的保护气体管道24连通,保护气体管道24与外接气源连通,燃烧介质进气口22外侧的陶瓷转轴杆15上还套设有第二密封轴套25,第二密封轴套25与台车2内设置的外接供气管道16连通。
[0035]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公开了陶瓷转轴杆15内的开孔布局结构,以及其如何使得保护气体杆17与保护气体管道24连通,内加热孔14与外接供气管道16连通,从而顺利向内部供应燃烧介质和保护气体。
[0036]实施例三:
[0037]炉体1外侧还通过炉架26进行支撑固定,炉体1上端还安装有延伸至炉膛4内外两侧的排气泄压阀杆27。
[0038]台车2底部对称式安装有滑轮28,滑轮28与滑轨29配合,台车2在其车体两端设置的牵引机构驱动下进行往复平移滑动。
[0039]驱动台车2进行往复平移滑动的牵引机构包括收放卷牵引电机30,收放卷牵引电机30通过牵引绳31与台车2连接,通过两侧收放卷牵引电机30的交替式收放卷操作从而牵引台车2进行往复平移滑动。
[0040]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公开了炉台1上的排气泄压机构、滑动机构以及其驱动结构,通过上述装置顺利实现炉膛4内部的顺利工作,以及台车2的平移滑动。
[0041]实施例四:
[0042]驱动旋转内层10进行定轴旋转运动的装置为转向电机32,转向电机32固定安装在台车2速底部,转向电机32的驱动轴上固定安装有主动齿轮33,主动齿轮33与从动齿轮34啮合,从动齿轮34固定安装在陶瓷转轴杆15上,通过转向电机32的旋转带动陶瓷转轴杆15旋转。
[0043]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公开了旋转内层10的旋转驱动机构,通过转向电机32的旋转带动陶瓷转轴杆15旋转。
[0044]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说明书附图(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