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利要求
1.一种
危废与
固废的协同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基于危废成分,选择特定原子或分子作为量子比特;基于量子比特,选择特定的辅助量子比特;
S2:将危废倒入球磨机内,研磨至亚微米级;
S3:将亚微米级危废倒入分散介质内,搅拌形成均匀分散的悬浮液;
S4:将悬浮液置于离子阱内,基于多束相向传播的激光对量子比特进行冷却,使量子比特速度降低,直至被囚禁在离子阱内;
S5:基于激光脉冲序列,对囚禁在离子阱内的量子比特进行激发,同时引入辅助量子比特,基于激光脉冲,诱导量子比特和辅助量子比特发生相互作用,构建出量子纠缠对;
S6:调控激光脉冲和强磁场,调控量子纠缠对的状态,使危废原子或分子重组,以消除毒性;
S7:评估毒性消除后的危废,若危废毒性残留量超标,则重复上述步骤进行毒性消除,若危废毒性残留量达标,则与固废按照比例混合协同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危废与固废的协同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基于危废成分,选择特定原子或分子作为量子比特的具体步骤包括:
检测危废内的各类物质,明确危废内的主要有害成分,包括原子或分子;
选择危废有害成分内具有长量子相干时间的原子或分子;
选择长量子相干时间的原子或分子内易于囚禁和操控的原子或分子,该原子或分子被作为选择的量子比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危废与固废的协同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基于量子比特选择特定的辅助量子比特的具体步骤包括:
分析量子比特的特性,明确量子比特包括量子相干时间、能级间距和自旋特性的关键参数;
基于量子比特的特性,在量子比特体系中筛选出潜在辅助量子比特;
基于模拟测试对筛选出的潜在辅助量子比特进行兼容性评估;
基于兼容性评估结果,最优兼容性的潜在辅助量子比特被作为选择的辅助量子比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危废与固废的协同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分散介质的选择基于亚微米级危废的种类得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危废与固废的协同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离子阱内,通过稀释制冷机制冷,将环境温度降低为8-10mK。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危废与固废的协同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多束相向传播的激光功率为1-10mW。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危废与固废的协同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中,激光脉冲序列是专家基于选择的量子比特和辅助量子比特通过经验得出。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危废与固废的协同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6中,调控激光脉冲和强磁场的具体步骤包括:
基于光谱仪,实时分析危废原子或分子在量子作用下的结构变化;
基于量子探测器,实时测量量子比特包括能级分布和自旋方向的状态;
收集光谱仪和量子探测器的数据并进行分析;
基于分析结果,自动调控设备的激光脉冲和强磁场的参数。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危废与固废的协同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7中,毒性消除后的危废评估的具体步骤包括:
基于质谱仪,检测毒性消除后的危废内有害物质的残留量;
基于细胞毒性测试,检测毒性消除后的危废内有害物质的残留量对细胞存活率好繁殖能力的影响;
基于细胞毒性测试结果,评估毒性消除后的危废的危害性。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危废与固废的协同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7中,危废和固废协同处理的混合比例由专家基于危废和固废的种类通过经验得出。
说明书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废物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危废与固废的协同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0002]固废是指在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丧失原有利用价值或者虽未丧失利用价值但被抛弃或者放弃的固态物质。
[0003]危废是指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固体废物。
[0004]目前的固废和危废一般分开处理,该种分开处理工艺导致固废和危废的处理环节均需要独立运作,增加了处理成本。
[0005]鉴于此,设计一种危废与固废的协同处理工艺,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0006]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危废与固废的协同处理工艺,具有能够实现危废和固废的协同处理,危废和固废无需独立运行,减少处理成本的特点。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危废与固废的协同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基于危废成分,选择特定原子或分子作为量子比特;基于量子比特,选择特定的辅助量子比特;
S2:将危废倒入球磨机内,研磨至亚微米级;
S3:将亚微米级危废倒入分散介质内,搅拌形成均匀分散的悬浮液;
S4:将悬浮液置于离子阱内,基于多束相向传播的激光对量子比特进行冷却,使量子比特速度降低,直至被囚禁在离子阱内;
S5:基于激光脉冲序列,对囚禁在离子阱内的量子比特进行激发,同时引入辅助量子比特,基于激光脉冲,诱导量子比特和辅助量子比特发生相互作用,构建出量子纠缠对;
S6:调控激光脉冲和强磁场,调控量子纠缠对的状态,使危废原子或分子重组,以消除毒性;
S7:评估毒性消除后的危废,若危废毒性残留量超标,则重复上述步骤进行毒性消除,若危废毒性残留量达标,则与固废按照比例混合协同处理。
[0008]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1中,基于危废成分,选择特定原子或分子作为量子比特的具体步骤包括:
检测危废内的各类物质,明确危废内的主要有害成分,包括原子或分子;
选择危废有害成分内具有长量子相干时间的原子或分子;
选择长量子相干时间的原子或分子内易于囚禁和操控的原子或分子,该原子或分子被作为选择的量子比特。
[0009]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1中,基于量子比特选择特定的辅助量子比特的具体步骤包括:
分析量子比特的特性,明确量子比特包括量子相干时间、能级间距和自旋特性的关键参数;
基于量子比特的特性,在量子比特体系中筛选出潜在辅助量子比特;
基于模拟测试对筛选出的潜在辅助量子比特进行兼容性评估;
基于兼容性评估结果,最优兼容性的潜在辅助量子比特被作为选择的辅助量子比特。
[0010]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3中,分散介质的选择基于亚微米级危废的种类得出。
[0011]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4中,离子阱内,通过稀释制冷机制冷,将环境温度降低为8-10mK。
[0012]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4中,多束相向传播的激光功率为1-10mW。
[0013]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5中,激光脉冲序列是专家基于选择的量子比特和辅助量子比特通过经验得出。
[0014]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6中,调控激光脉冲和强磁场的具体步骤包括:
基于光谱仪,实时分析危废原子或分子在量子作用下的结构变化;
基于量子探测器,实时测量量子比特包括能级分布和自旋方向的状态;
收集光谱仪和量子探测器的数据并进行分析;
基于分析结果,自动调控设备的激光脉冲和强磁场的参数。
[0015]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7中,毒性消除后的危废评估的具体步骤包括:
基于质谱仪,检测毒性消除后的危废内有害物质的残留量;
基于细胞毒性测试,检测毒性消除后的危废内有害物质的残留量对细胞存活率好繁殖能力的影响;
基于细胞毒性测试结果,评估毒性消除后的危废的危害性。
[0016]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7中,危废和固废协同处理的混合比例由专家基于危废和固废的种类通过经验得出。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基于量子纠缠态的分子重组方法,使危废内的主要有害成分内的原子或分子重组,消除危废的毒性,再与固废混合进行处理,较现有技术而言,能够实现危废和固废的协同处理,危废和固废无需独立运行,减少处理成本。
[0018]2、本发明量子纠缠态的分子重组方法,能够通过调控激光脉冲和强磁场,以调控量子纠缠对的状态,实现危废无害化,无害处理效果好且处理效率高。
[0019]3、本发明危废无害化后对其危害性进行评估,不仅能够基于评估结果对危废进行后续处理,而且能够针对危废处理过程中的参数给出优化调整建议,以使危废后续处理效果更佳。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发明整体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量子比特选择方法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辅助量子比特选择方法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激光脉冲和强磁场调控方法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毒性消除后的危废评估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22]参阅附图1,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危废与固废的协同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基于危废成分,选择特定原子或分子作为量子比特;基于量子比特,选择特定的辅助量子比特;
量子比特是指量子信息的基本单元,与经典计算机中的比特类似,但具有独特的量子特性,在本申请中,基于危废成分选定的量子比特通常是危废中关键有害原子或分子片段,鉴于此,量子比特的选择步骤为:
检测危废内的各类物质,明确危废内的主要有害成分,包括原子或分子;
选择危废有害成分内具有长量子相干时间的原子或分子;
选择长量子相干时间的原子或分子内易于囚禁和操控的原子或分子,该原子或分子被作为选择的量子比特;
辅助量子比特是指为了更好地对基于危废成分选定的量子比特进行操作和实现构建纠缠态以促进分子重组的量子任务而引入的额外量子比特,其需与基于危废成分选定的量子比特在量子特性上相互匹配,且能在同一量子操控环境下协同工作,鉴于此,辅助量子比特的选择步骤为:
分析量子比特的特性,明确量子比特包括量子相干时间、能级间距和自旋特性的关键参数;
基于量子比特的特性,在量子比特体系中筛选出潜在辅助量子比特;
基于模拟测试对筛选出的潜在辅助量子比特进行兼容性评估;
基于兼容性评估结果,最优兼容性的潜在辅助量子比特被作为选择的辅助量子比特;
S2:将危废倒入球磨机内,研磨至亚微米级;
亚微米级的危废能够增大危废与量子作用区域的接触面积;
S3:将亚微米级危废倒入分散介质内,搅拌形成均匀分散的悬浮液;
分散介质的选择基于亚微米级危废的种类得出,不同种类的亚微米级危废使用不同的分散介质;
S4:将悬浮液置于离子阱内,基于多束相向传播的激光对量子比特进行冷却,使量子比特速度降低,直至被囚禁在离子阱内;
激光冷却前,将离子阱内的环境温度通过稀释制冷机制冷降低为8-10mK,与激光冷却配合,能够最大程度降低量子比特的热噪声,确保量子态的稳定性;
多束相向传播的激光功率为1-10mW;
S5:专家基于经验确定激光脉冲序列,基于激光脉冲序列,对囚禁在离子阱内的量子比特进行激发,同时引入辅助量子比特,基于激光脉冲,诱导量子比特和辅助量子比特发生相互作用,构建出量子纠缠对;
S6:调控激光脉冲和强磁场,调控量子纠缠对的状态,使危废原子或分子重组,以消除毒性;
调控激光脉冲和强磁场,以使量子纠缠对的状态可控化,更好的控制危废原子或分子的重组,步骤为:
基于光谱仪,实时分析危废原子或分子在量子作用下的结构变化;
基于量子探测器,实时测量量子比特包括能级分布和自旋方向的状态;
收集光谱仪和量子探测器的数据并进行分析;
基于分析结果,自动调控设备的激光脉冲和强磁场的参数;
该步骤中激光脉冲和强磁场参数优先选择自动调控,同时也可以人为根据分析出的结果手动调整参数;
S7:评估毒性消除后的危废,若危废毒性残留量超标,则重复上述步骤进行毒性消除,若危废毒性残留量达标,则专家基于经验设定与固废的混合比例,基于混合比例,危废和固废混合协同处理;
评估毒性消除后的危废的毒害性能够避免残留毒害性超标的危废进入与固废协同处理,导致处理后的危废无法达到标准,步骤为:
基于质谱仪,检测毒性消除后的危废内有害物质的残留量;
基于细胞毒性测试,检测毒性消除后的危废内有害物质的残留量对细胞存活率好繁殖能力的影响;
基于细胞毒性测试结果,评估毒性消除后的危废的危害性。
[0023]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说明书附图(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