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利要求
1.
危废焚烧进料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端伸入焚烧炉腔并与焚烧炉腔连接的进料管道,所述进料管道的另一端设置有可沿所述进料管道的轴向形成往复位移的推料板,所述进料管道的中部设置有进料斗,所述进料斗内设置有打散装置,所述打散装置包括至少两个并列设置的碾辊,所有所述碾辊由传动组件驱动;
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与至少一个所述碾辊同轴并连接的主传动轴,还包括与剩余所述碾辊同轴并连接的第一副传动轴,所述主传动轴上同轴的设置有主齿轮,所述第一副传动轴上同轴的设置有与所述主齿轮啮合的位移齿轮,所述位移齿轮的周向上分布有若干凸起,若干所述凸起还沿所述位移齿轮的轴向分布,与所述位移齿轮的齿槽一一对应,设置在所述齿槽的侧壁上,所述主齿轮带动所述位移齿轮转动使所述主齿轮上的齿牙与所述凸起对应时,所述齿牙与所述凸起发生干涉,使所述位移齿轮转动的同时发生直线位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危废焚烧进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分为两组,其中一组所述凸起自所述位移齿轮的一端向另一端延伸,另一组所述凸起则向相反方向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危废焚烧进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移齿轮上与所述凸起一一对应的设置有挡止板,固定在所述齿槽内,所述凸起指向所述挡止板的方向为所述主齿轮相对于所述位移齿轮的进给方向。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危废焚烧进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齿轮为双齿轮,与所述位移齿轮啮合时,对应的所述挡止板位于所述双齿轮的间隙之间,所述凸起与所述挡止板之间的间隙能容纳所述双齿轮中其中一个齿轮。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危废焚烧进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打散装置还包括与所述碾辊平行设置的至少两个拨辊,所述传动组件还包括与至少一个所述拨辊同轴并连接的第二副传动轴,所述第二副传动轴上同轴的设置有与所述主齿轮啮合的第一副齿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危废焚烧进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还包括与剩余所述拨辊同轴并连接的第三副传动轴,所述第三副传动轴上同轴的设置有分别与所述第一副齿轮、所述位移齿轮啮合的第二副齿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危废焚烧进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斗一侧设置有齿轮箱,所述主齿轮、所述位移齿轮、所述第一副齿轮与所述第二副齿轮均置于所述齿轮箱内,所述主传动轴、所述第一副传动轴、所述第二副传动轴与所述第三副传动轴均设置于所述齿轮箱内,并延伸至所述进料斗内,均分别与所述齿轮箱、所述进料斗转动连接,所述主传动轴的一端还延伸至所述齿轮箱外。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危废焚烧进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副传动轴与所述齿轮箱、所述进料斗之间通过滑动副连接,所述滑动副包括筒状支架和嵌于所述筒状支架上可自由转动的滚珠,还包括与所述筒状支架连接的外壳。
9.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危废焚烧进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管道内位于所述推料板与焚烧炉腔之间的位置处设置有阻火门,所述阻火门能沿着所述进料管道的径向位移。
说明书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危废垃圾处理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危废焚烧进料系统。
背景技术
[0002]危险废物(以下简称“危废”)因其毒性、腐蚀性、易燃性等特性,需通过高温焚烧实现无害化处理。回转窑焚烧炉因其适应性强、处理范围广的特点,成为危废处理的主流技术之一。然而,危废种类复杂,物态差异显著,其中泥沙状危废(如含重金属污泥、化工废渣等)因具有一定黏性、流动性差,状态堆积形成团块。此类团块直接进入回转窑焚烧时,因内部传热效率低、氧气接触面积不足,易出现燃烧不充分现象,导致二噁英等有害气体生成、残渣热值浪费,甚至引发窑内结焦、设备腐蚀等问题。
[0003]为改善危废的焚烧效率,进料系统的进料作业至关重要。传统进料系统通常采用辊轴加拨臂的方式打散,该方式通过电机驱动辊轴旋转,带动周向分布的刚性拨臂对下落物料进行击打破碎。然而,申请人经实践发现,此类结构存在打散不充分的缺陷,主要原因是部分粘性较高的团块在拨臂的作用下分离后容易重新团聚。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危废焚烧进料系统。
[0005]危废焚烧进料系统,包括一端伸入焚烧炉腔并与焚烧炉腔连接的进料管道,进料管道的另一端设置有可沿进料管道的轴向形成往复位移的推料板,进料管道的中部设置有进料斗;
一般利用自动上料机将危废提升至进料斗中,经进料斗进入进料管道内,再由推料板将危废推送至焚烧炉腔中进行焚烧;
其中为了避免危废堆积,进料斗内设置有打散装置,打散装置包括至少两个并列设置的碾辊,所有碾辊由传动组件驱动;
本申请与传统方案不同的是,传动组件包括与至少一个碾辊同轴并连接的主传动轴,还包括与剩余碾辊同轴并连接的第一副传动轴,主传动轴上同轴的设置有主齿轮,第一副传动轴上同轴的设置有与主齿轮啮合的位移齿轮;
其中主传动轴由电机等动力源驱动转动,带动与其连接的碾辊转动,主齿轮与位移齿轮之间的干涉作用则用以带动位移齿轮发生自转的同时产生直线位移,从而通过第一副传动轴的传动作业带动与其连接的碾辊转动的同时发生直线位移,与仅转动的碾辊之间产生类似“揉搓”的动作,从而对未充分打散的危废进一步揉搓而使其分散,提高燃烧充分性。
[0006]其中位移齿轮具体设置为:位移齿轮的周向上分布有若干凸起,若干凸起还沿位移齿轮的轴向分布,即凸起在位移齿轮上呈螺旋状分布,其与位移齿轮的齿槽一一对应,设置在齿槽的侧壁上;
如此,主齿轮带动位移齿轮转动,使主齿轮上的某齿牙与某凸起对应时,该齿牙与该凸起发生干涉,在该干涉作用下,主齿轮与位移齿轮发生相对的位移,也就是位移齿轮转动的同时相对于主齿轮发生直线位移,在主齿轮与位移齿轮持续的啮合作用下,位移齿轮在自转的同时能产生持续的直线位移。
[0007]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凸起分为两组,其中一组凸起自位移齿轮的一端向另一端延伸,另一组凸起则向相反方向延伸;
如此设置的目的在于:齿牙与其中一组凸起发生干涉时,位移齿轮转动的同时能沿着某方向产生直线位移,而齿牙与另一组凸起发生干涉时,位移齿轮转动的同时沿着相反方向产生直线位移,当齿牙与凸起的干涉作业完成一个循环时,位移齿轮发生一个直线往复循环,从而带动碾辊之间产生连续的揉搓作业。
[0008]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位移齿轮上与凸起一一对应的设置有挡止板,固定在齿槽内;
如此设置的目的在于:主齿轮与凸起的干涉作用下使主齿轮与位移齿轮之间产生相对的位移时,挡止板对主齿轮上对应的齿牙形成挡止作用,使位移齿轮的每一次的位移距离是可控的。
[0009]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凸起指向挡止板的方向为主齿轮相对于位移齿轮的进给方向;
如此设置的目的在于:凸起对主齿轮的干涉方向需要使位移齿轮形成往复的运动,从而进给方向不同时,凸起与挡止板之间的方位也不同。
[0010]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主齿轮为双齿轮,与位移齿轮啮合时,对应的挡止板位于双齿轮的间隙之间;
如此设置的目的在于:通过双齿轮与挡止板之间的相互挡止作用控制主齿轮与位移齿轮之间的相对进给量。
[0011]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凸起与挡止板之间的间隙能容纳双齿轮中其中一个齿轮;
如此设置的目的在于:主齿轮的齿牙被凸起干涉与位移齿轮之间发生相对的位移后,需要与位移齿轮之间具有稳定的啮合状态,即位移完成后,啮合动作需要稳定,以保证后续作业。
[0012]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打散装置还包括与碾辊平行设置的至少两个拨辊,传动组件还包括与至少一个拨辊同轴并连接的第二副传动轴,第二副传动轴上同轴的设置有与主齿轮啮合的第一副齿轮;
如此设置的目的在于:设置拨辊以在对危废进行揉搓作业前先将其进行打散作业,第一副齿轮则通过与主齿轮啮合而转动,进而通过第二副传动轴的传动作业使拨辊转动。
[0013]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传动组件还包括与剩余拨辊同轴并连接的第三副传动轴,第三副传动轴上同轴的设置有分别与第一副齿轮、位移齿轮啮合的第二副齿轮。
[0014]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进料斗一侧设置有齿轮箱,主齿轮、位移齿轮、第一副齿轮与第二副齿轮均置于齿轮箱内,主传动轴、第一副传动轴、第二副传动轴与第三副传动轴均设置于齿轮箱内,并延伸至进料斗内,均分别与齿轮箱、进料斗转动连接,主传动轴的一端还延伸至齿轮箱外,用以与动力源连接。
[0015]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第一副传动轴与齿轮箱、进料斗之间通过滑动副连接,滑动副包括筒状支架和嵌于筒状支架上可自由转动的滚珠,还包括与筒状支架连接的外壳。
[0016]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进料管道内位于推料板与焚烧炉腔之间的位置处设置有阻火门,阻火门能沿着进料管道的径向位移;
如此设置的目的在于:进料完成后将阻火门关闭,防止焚烧炉腔内的火焰窜入进料管道内。
[0017]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9]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危废焚烧进料系统的正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危废焚烧进料系统的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附图2在A-A处的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附图2在B-B处的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滑动副在图4中的细节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齿轮组的立体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附图6在A处的细节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附图6在B处的细节图。
[0020]附图标记说明:
进料管道1;
推料板2;
进料斗3;
液压站4;
第一液压缸5;
自动上料机6;
打散装置7,碾辊7-1,第一碾辊7-1-1,第二碾辊7-1-2,点凸7-1-3,拨辊7-2,第一拨辊7-2-1,第二拨辊7-2-2,拨臂7-2-3;
传动组件8,主传动轴8-1,第一副传动轴8-2,主齿轮8-3,主齿轮的齿牙8-3-1,位移齿轮8-4,凸起8-4-1,位移齿轮的齿槽8-4-2,顶牙8-4-3,底牙8-4-4,螺钉8-4-5,挡止板8-4-6,第二副传动轴8-5,第一副齿轮8-6,第三副传动轴8-7,第二副齿轮8-8,第一轴承8-9,第一轴承盖8-10,第二轴承8-11,第二轴承盖8-12,第三轴承8-13,第三轴承盖8-14,滑动副8-15,筒状支架8-15-1,滚珠8-15-2,外壳8-15-3,滑动副端盖8-16;
齿轮箱9;
电机10;
阻火门11;
第二液压缸12。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22]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0023]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0024]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0025]下面参考图1~图8所示的描述本发明实施例的危废焚烧进料系统。
[0026]请参见附图1,为危废焚烧进料系统的正视图,本进料系统包括一端伸入焚烧炉腔G并与焚烧炉腔G连接的进料管道1,进料管道1的另一端设置有可沿进料管道1的轴向做往复位移的推料板2(虚线所示),进料管道1的中部设置有进料斗3;
请继续参见附图1,进料管道1一侧设置有液压站4,推料板2由第一液压缸5提供动力实现往复运动,第一液压缸5的动力则来自液压站4,进料斗3上部设置有自动上料机6,由自动上料机6实现上料作业。
[0027]请参见附图2~附图4,附图2为危废焚烧进料系统的俯视图,附图3为附图2在A-A处的剖视图,附图4为附图2在B-B处的剖视图,进料斗3内设置有打散装置7,打散装置7两个并列设置的碾辊7-1,所有碾辊7-1由传动组件8驱动;
请继续参见附图3~附图4,碾辊7-1包括第一碾辊7-1-1和第二碾辊7-1-2,传动组件8包括与第一碾辊7-1-1同轴并连接的主传动轴8-1,还包括与第二碾辊7-1-2同轴并连接的第一副传动轴8-2,主传动轴8-1上同轴的设置有主齿轮8-3,第一副传动轴8-2上同轴的设置有与主齿轮8-3啮合的位移齿轮8-4,主齿轮8-3能带动位移齿轮8-4发生自转的同时发生位移,从而带动第一碾辊7-1-1和第二碾辊7-1-2之间发生类似“揉搓”的作业,以实现对危废的进一步破碎。
[0028]请继续参见附图3~附图4,碾辊7-1的外表面上均形成有点凸7-1-3,当第一碾辊7-1-1和第二碾辊7-1-2之间揉搓时,点凸7-1-3用以辅助该揉搓作业,提升碎料效果。
[0029]请继续参见附图3~附图4,打散装置7还包括与碾辊7-1平行设置并位于碾辊7-1上方的的两个拨辊7-2,拨辊7-2上设置了若干拨臂7-2-3,拨辊7-2转动时,拨臂7-2-3能作用在危废上将其打散。
[0030]请继续参见附图3~附图4,拨辊7-2包括第一拨辊7-2-1和第二拨辊7-2-2;传动组件8还包括与第一拨辊7-2-1同轴并连接的第二副传动轴8-5,第二副传动轴8-5上同轴的设置有与主齿轮8-3啮合的第一副齿轮8-6;传动组件8还包括与第二拨辊7-2-2同轴并连接的第三副传动轴8-7,第三副传动轴8-7上同轴的设置有分别与第一副齿轮8-6、位移齿轮8-4啮合的第二副齿轮8-8;
主齿轮8-3能通过啮合作用带动第一副齿轮8-6、第二副齿轮8-8转动,从而通过第二副传动轴8-5和第三副传动轴8-7的传动作业带动拨辊7-2转动,通过该转动动能打散危废料,且由于第二副齿轮8-8与位移齿轮8-4啮合,因此也能辅助主齿轮8-3的作业而带动位移齿轮8-4发生位移,具体如何辅助将在下文中介绍。
[0031]请继续参见附图3~附图4,进料斗3一侧设置有齿轮箱9,主齿轮8-3、位移齿轮8-4、第一副齿轮8-6与第二副齿轮8-8组成齿轮组,齿轮组置于齿轮箱9内,主传动轴8-1、第一副传动轴8-2、第二副传动轴8-5与第三副传动轴8-7均设置于齿轮箱9内,并延伸至进料斗3内,均分别与齿轮箱9、进料斗3转动连接,主传动轴8-1的一端还延伸至齿轮箱9外。
[0032]请继续参见附图3~附图4,主传动轴8-1通过若干第一轴承8-9实现与齿轮箱9、进料斗3的转动连接,且为了防止废料外泄或为安全考虑,齿轮箱9、进料斗3端部处的第一轴承8-9由第一轴承盖8-10封闭。
[0033]请继续参见附图1~附图2,主传动轴8-1延伸至齿轮箱9外的一端由连接电机10,由电机10带动实现转动;
在其它的实施例中,主传动轴8-1的转动也可利用液压站4的动力。
[0034]请继续参见附图3~附图4,第二副传动轴8-5通过若干第二轴承8-11实现与齿轮箱9、进料斗3的转动连接,齿轮箱9、进料斗3端部处的第二轴承8-11由第二轴承盖8-12封闭。
[0035]请继续参见附图3~附图4,第三副传动轴8-7通过若干第三轴承8-13实现与齿轮箱9、进料斗3的转动连接,齿轮箱9、进料斗3端部处的第三轴承8-13由第三轴承盖8-14封闭。
[0036]请继续参见附图4,第一副传动轴8-2与齿轮箱9、进料斗3之间通过滑动副8-15连接;
请参见附图5,为滑动副8-15在图4中的细节图,滑动副8-15包括筒状支架8-15-1和嵌于筒状支架8-15-1上可自由转动的滚珠8-15-2,还包括与筒状支架8-15-1连接的外壳8-15-3;
具体的,第一副传动轴8-2贯穿筒状支架8-15-1,与滚珠8-15-2接触,外壳8-15-3则固定在滑动副端盖8-16内,滑动副端盖8-16则通过焊接、螺钉连接等方式固定在齿轮箱9、进料斗3端部。
[0037]请参见附图6,为齿轮组的立体图,其中主齿轮8-3与位移齿轮8-4啮合,第一副齿轮8-6与主齿轮8-3、第二副齿轮8-8啮合,第二副齿轮8-8还与位移齿轮8-4啮合;由于位移齿轮8-4会做相对的运动,因此,位移齿轮8-4较主齿轮8-3、第二副齿轮8-8更长,第一副齿轮8-6为了实现与主齿轮8-3、第二副齿轮8-8的啮合,其长度也较长。
[0038]请参见附图6,位移齿轮8-4的周向上分布有若干凸起8-4-1,若干凸起8-4-1还沿位移齿轮8-4的轴向分布,即凸起8-4-1在位移齿轮8-4的周向上呈螺旋分布,与位移齿轮的齿槽8-4-2一一对应,设置在齿槽的侧壁上;
具体的,请参见附图7~附图8,附图7为附图6在A处的细节图,附图8为附图6在B处的细节图,位移齿轮8-4的齿牙由顶牙8-4-3和底牙8-4-4组成,顶牙8-4-3和底牙8-4-4均为与位移齿轮8-4相同长度的条状体,顶牙8-4-3和底牙8-4-4组合形成的结构其截面为梯形,由螺钉8-4-5将其二者连接在位移齿轮8-4上,凸起8-4-1则为镶嵌在顶牙8-4-3和底牙8-4-4之间的球体,球体的大致呈三分之一的部分暴露在两个齿牙之间,即形成在位移齿轮的齿槽8-4-2之间,并位于齿槽壁上,位移齿轮的齿槽8-4-2,其截面则呈倒梯形,对应的,与之啮合的主齿轮的齿牙8-3-1的截面则呈现为梯形,从而,当主齿轮的齿牙8-3-1与位移齿轮的齿槽8-4-2啮合的过程中,与对应的凸起8-4-1相遇时,主齿轮的齿牙8-3-1则与呈球形的凸起8-4-1发生干涉,使主齿轮8-3与位移齿轮8-4转动的同时发生相对的直线位移。
[0039]请继续参见附图6,凸起8-4-1分为两组,其中一组凸起8-4-1自位移齿轮8-4的一端向另一端延伸,另一组凸起8-4-1则向相反方向延伸,如此设置的目的是为了使主齿轮8-3与位移齿轮8-4在连续的啮合作用下,能使位移齿轮8-4发生连续的位移,即发生连续的往复运动。
[0040]请继续参见附图6,位移齿轮8-4上与凸起8-4-1一一对应的设置有挡止板8-4-6,且挡止板8-4-6位于对应的凸起8-4-1一侧,焊接在齿槽内,凸起8-4-1指向挡止板8-4-6的方向为主齿轮8-3相对于位移齿轮8-4的进给方向,即位移齿轮8-4的位移方向不同时,对应的挡止板8-4-6位于凸起8-4-1的不同侧。
[0041]请继续参见附图6,主齿轮8-3为双齿轮,与位移齿轮8-4啮合时,对应的挡止板8-4-6位于双齿轮的间隙之间,凸起8-4-1与挡止板8-4-6之间的间隙能容纳双齿轮中其中一个齿轮的齿牙,如此,位移齿轮8-4发生直线位移时,双齿轮之间的间隙总能覆盖不同的挡止板8-4-6。
[0042]请继续参见附图6,第二副齿轮8-8也为双齿轮,位移齿轮8-4上与第二副齿轮8-8对应的也设置有凸起8-4-1和挡止板8-4-6,从而第二副齿轮8-8也能辅助位移齿轮8-4实现位移作业。
[0043]请继续参见附图1,进料管道1内位于推料板2与焚烧炉腔之间的位置处设置有阻火门11(虚线所示),阻火门11能沿着进料管道1的径向位移,阻火门11位移时由第二液压缸12提供动力实现往复运动,第二液压缸12的动力则来自液压站4。
[0044]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危废焚烧进料系统的其他构成例如:电机、液压缸等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0045]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0046]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说明书附图(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