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与俄罗斯科学家携手研发的一项绿色创新技术引发广泛关注。这项技术成功将煤电厂产生的煤灰——这一长期被视为“危险废物”的工业副产品,转化为生产铝的核心原料氧化铝,不仅解决了煤灰污染问题,还为全球铝工业提供了新的原料来源,实现了环保与资源利用的双重突破。
全球煤电厂每年产生的煤灰数量惊人,传统处理方式多为堆存,不仅占用大量土地资源,还易引发扬尘污染和有毒元素渗漏,对土壤和水源构成严重威胁。中俄联合研发的这项技术,每年可处理近亿吨煤灰,将其转化为等效铝矿资源,有效破解了这一环保难题。
对于铝资源需求量大的中国和俄罗斯而言,该技术更具战略价值。长期以来,两国铝工业依赖从非洲进口铝土矿,而新技术的大规模应用将显著降低进口依赖,减少跨国运输成本,并规避地缘政治风险带来的供应链不确定性。
技术实现上,该工艺通过“磁选提铁-高温酸浸提铝-深度净化除铁”三步协同,实现了高效转化。磁选工艺可提取煤灰中34.4%的铁元素,产出可直接用于冶金的铁精矿;高温酸浸环节在特定温度下,用混合溶液提取78%的铝元素,同时将硅转化为惰性残渣;最后通过离子交换树脂深度净化,确保铝原料纯度。
经济性方面,技术团队测算显示,每处理1吨煤灰可产生约920元人民币的直接收益。除核心产品氧化铝外,铁精矿和硅质残渣均可作为其他工业原料,实现全流程无废循环。目前,煤灰资源化利用已成为全球绿色创新热点,中俄技术与其他国家的探索形成互补,共同推动资源循环利用与环保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