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西华磊新材料有限公司电解铝厂与广西中铝工业服务有限公司联合研发的阳极铝钢直焊技术,在完成全流程验证后正式进入规模化推广阶段。这项创新工艺通过优化金属连接方式,成功解决了传统焊接技术存在的能耗高、稳定性差等痛点,经实测节能效果达到设计预期,为电解铝行业绿色转型提供了可复制的技术路径。
在技术攻关阶段,联合团队构建了"研发-试验-优化"的闭环管理体系。电解铝厂技术团队先后完成23项专项工作方案编制,将设备调试、焊接参数标定、高温环境适应性测试等关键环节细化为128个质量控制点。通过搭建模拟电解槽试验平台,累计完成500余次焊接工艺验证,成功攻克铝钢异种金属熔合难题,使焊缝抗拉强度达到母材的92%,较传统工艺提升27%。广西中铝工服则聚焦设备智能化改造,研发的数控焊接专机实现焊接轨迹精度0.1mm控制,配合在线监测系统可实时捕捉熔池温度、电流波动等20余项参数,确保焊接质量一致性。
全流程验证数据显示,采用直焊技术修复的阳极导杆在1000℃高温环境下持续运行180天后,焊缝区域未出现裂纹、气孔等缺陷,导电性能衰减率控制在3%以内。经第三方机构检测,单根导杆焊接能耗较传统工艺降低41%,按年产20万根导杆计算,年均可节约标准煤1200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100吨。目前,首批5000根直焊导杆已完成上槽试用,压降数据稳定在设计阈值内,完全满足连续生产要求。
在技术转化过程中,双方建立了"双周复盘"机制,累计梳理出设备稳定性、操作规范等6大类23项改进点。电解铝厂修订完善《阳极导杆焊接质量管理办法》等5项制度文件,将关键参数控制纳入生产标准化体系;广西中铝工服则完成焊接专机迭代升级,新增自适应补偿模块使设备故障率下降至0.8%,为技术规模化应用提供了双重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