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利要求
1.一种钢基
铜合金滑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钢基
铜合金滑板包括一个基层钢板,多个设置在所述基层钢板上的连接槽,多个设置在所述基层钢板上的滚花槽,以及一个设置在所述基层钢板上的铜合金工作层,所述基层钢板设有一个安装缺口,所述基层钢板包括一个第一平面,一个连接且垂直所述第一平面的第一侧面,一个连接且垂直所述第一侧面的第二平面,一个连接且垂直所述第二平面的第二侧面,以及一个连接且垂直所述第二侧面的第三平面,所述第一侧面、所述第二平面、第二侧面与所述第三平面是与所述铜合金工作层结合的结合面,多个所述连接槽垂直设置在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上,所述滚花槽设置在所述基层钢板与所述铜合金工作层结合的所述第二平面、第二侧面与所述第三平面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基铜合金滑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钢基铜合金滑板还包括多个设置在所述基层钢板上的倒角,所述倒角设置在所述第一平面与所述第一侧面、所述第二平面与所述第二侧面、所述第三平面与所述第二侧面的交接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基铜合金滑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倒角呈圆弧状设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基铜合金滑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槽对称设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基铜合金滑板,其特征在于:位处所述第一侧面上的所述连接槽一端延伸到所述第一平面,位处所述第二侧面上的所述连接槽两端分别延伸至所述第二平面和所述第三平面。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基铜合金滑板,其特征在于:设置在所述第一平面上的所述连接槽的槽底面高于所述第二平面。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基铜合金滑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花槽呈网状设置。
说明书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钢基铜合金滑板。
背景技术
[0002]滑板在机械加工中起着重要作用,如用于降低模具的滑块之间的摩擦阻力,保证模具的正常运行。
[0003]现有技术中,滑板有以下几种结构:一、整体使用铜合金制作滑板;二、整体用钢或铸铁制作滑板;三、通过螺钉将铜合金滑板复合在钢表面上制成滑板。
[0004]整体铜合金制成的滑板,虽然有良好的耐磨性和较小的摩擦系数,但铜价昂贵,成本过高,并不适宜大规模生产;采用整体用钢或铸铁制成的滑板,虽然成本较低,但钢滑板在与钢铁材料对磨时易发生胶合反应,需要在其表面加工滚花槽和加油润滑,操作麻烦。并且钢滑板的适用范围小有限,部分机械部或模具不允许在使用的滑板上增加结构;通过螺钉将铜合金滑板复合在钢表面上制成的滑板,虽然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和较小的摩擦系数,但其工艺复杂,使用时精度差。综上所述,现有技术中的滑板存在无法在降低成本的同时,兼具功能性和高结合强度的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钢基铜合金滑板以解决上述问题。
[0006]一种钢基铜合金滑板,其包括一个基层钢板,多个设置在所述基层钢板上的连接槽,多个设置在所述基层钢板上的滚花槽,以及一个设置在所述基层钢板上的铜合金工作层。所述基层钢板设有一个安装缺口。所述基层钢板包括一个第一平面,一个连接且垂直所述第一平面的第一侧面,一个连接且垂直所述第一侧面的第二平面,一个连接且垂直所述第二平面的第二侧面,以及一个连接且垂直所述第二侧面的第三平面。所述第一侧面、所述第二平面、第二侧面与所述第三平面是与所述铜合金工作层结合的结合面。多个所述连接槽垂直设置在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上。所述滚花槽设置在所述基层钢板与所述铜合金工作层结合的所述第二平面、第二侧面与所述第三平面上。
[0007]进一步地,所述钢基铜合金滑板还包括多个设置在所述基层钢板上的倒角,所述倒角设置在所述第一平面与所述第一侧面、所述第二平面与所述第二侧面、所述第三平面与所述第二侧面的交接处。
[0008]进一步地,所述倒角呈圆弧状设置。
[0009]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槽对称设置。
[0010]进一步地,位处所述第一侧面上的所述连接槽一端延伸到所述第一平面,位处所述第二侧面上的所述连接槽两端分别延伸至所述第二平面和所述第三平面。
[0011]进一步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平面上的所述连接槽的槽底面高于所述第二平面。
[0012]进一步地,所述滚花槽呈网状设置。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钢基铜合金滑板通过设置所述基层钢板和所述铜合金工作层降低所述钢基铜合金滑板生产成本,且加强所述基层钢板与所述铜合金工作层的结合强度。所述基层钢板设有一个安装缺口,所述基层钢板的外轮廓呈二层阶梯状设置,所述基层钢板的设置用于减少无用的所述铜合金工作层的体积,降低生产成本。所述倒角呈圆弧形设置在所述交接处,用于防止所述铜合金工作层开裂,并减少所述铜合金工作层的氧化率。所述连接槽用于使浇铸在所述连接槽中的所述铜合金工作层形成柱状结构并插接其中,从而加强所述铜合金工作层与所述基层钢板的结合强度。所述滚花槽呈网状设置,通过增加所述基层钢板与所述铜合金工作层的接触面积以增加所述铜合金工作层与所述基层钢板的结合强度。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钢基铜合金滑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图1的所述钢基铜合金滑板具有的基层钢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图1的所述钢基铜合金滑板具有的所述基层钢板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以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说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0018]请参阅图1至图3,其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钢基铜合金滑板的结构示意图。所述钢基铜合金滑板包括一个基层钢板10,多个设置在所述基层钢板10上的倒角20,多个设置在所述基层钢板10上的连接槽30,多个设置在所述基层钢板10上的滚花槽40,以及一个设置在所述基层钢板10上的铜合金工作层50。可以想到的是,所述钢基铜合金滑板还包括其他的一些功能模块,如定位孔等,其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习知的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0019]所述基层钢板10的形状配合所述铜合金工作层50的形状设置,促使所述基层钢板10与所述铜合金工作层50形成完整的滑板。所述基层钢板10设有一个安装缺口,使得所述基层钢板10的外轮廓呈二层阶梯状设置。所述基层钢板10包括一个第一平面11,一个连接且垂直所述第一平面11的第一侧面12,一个连接且垂直所述第一侧面12的第二平面13,一个连接且垂直所述第二平面13的第二侧面14,以及一个连接且垂直所述第二侧面14的第三平面15。所述第一侧面12、所述第二平面13、第二侧面14与所述第三平面15是通过离子渗透法与所述铜合金工作层50结合的结合面。离子渗透法即在所述基板钢层10表面涂有合金薄膜层,将液态铜合金浇铸在合金薄膜层上。经高温渗透,所述基板钢层10的铁原子与所述铜合金工作层50的铜原子穿过合金薄膜层,在合金薄膜层边界处充分交换,形成一种高强度的冶金结构。所述基层钢板10的设置用于减少无用的所述铜合金工作层50的体积,以降低生产成本。所述离子渗透法为通用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0020]所述倒角20设置在所述第一平面11与所述第一侧面12、所述第二平面13与所述第二侧面14、所述第三平面15与所述第二侧面14的交接处。当所述铜合金工作层50凝固在所述基层钢板10上时,所述倒角20增大所述基层钢板10的所述交接处与所述铜合金工作层50的接触面积,减少所述基层钢板10的交接处对所述铜合金工作层50的压强,从而防止所述铜合金工作层50开裂。所述倒角20呈圆弧状设置,使得当液态铜合金进行浇铸时,液态铜合金能够平稳流淌,从而减少液态铜合金与空气的接触面积,进而降低所述铜合金工作层50的氧化率。
[0021]多个所述连接槽30垂直且对称设置在所述第一侧面12和所述第二侧面14上。位处所述第一侧面12上的所述连接槽30一端延伸到所述第一平面11,位处所述第二侧面14上的所述连接槽两端分别延伸至所述第二平面13和所述第三平面15,所述连接槽的设置通过增加所述基层钢板10与所述铜合金工作层50的接触面积,以加强其结合强度。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槽30的切面轮廓形状呈矩形设置,使得浇铸在所述连接槽30中的所述铜合金工作层50形成柱状结构卡接其中,从而使得所述基层钢板10与所述铜合金工作层50的结合强度加强。设置在所述第一侧面12上的所述连接槽30的槽底面高于所述第二平面13,使得所述连接槽30能够在不影响所述基层钢板10稳定性的同时,设置在所述基层钢板10上。
[0022]所述滚花槽40设置在所述第二平面13、第二侧面14与所述第三平面15上。所述滚花槽40呈网状设置。所述滚花草40通过增加所述基层钢板10与所述铜合金工作层50的接触面积以增加所述铜合金工作层50与所述基层钢板10的结合强度。
[0023]所述铜合金工作层50形状呈二次直角弯折的框形。可以想到的是,根据实际生产中使用的模具形状,所述铜合金工作层50能够设置成其它不同的形状。所述铜合金工作层50用于设置在模具的滑块之间,减少模具滑块之间的摩擦,保证模具的正常运行。
[002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钢基铜合金滑板通过设置所述基层钢板10和所述铜合金工作层50降低所述钢基铜合金滑板生产成本,且加强所述基层钢板10与所述铜合金工作层50的结合强度。所述基层钢板10设有一个安装缺口,所述基层钢板10的外轮廓呈二层阶梯状设置,所述基层钢板10的设置用于减少无用的所述铜合金工作层50的体积,降低生产成本。所述倒角20呈圆弧形设置在所述交接处,用于防止所述铜合金工作层50开裂,并减少所述铜合金工作层50的氧化率。所述连接槽30用于使浇铸在所述连接槽30中的所述铜合金工作层50形成柱状结构并插接其中,从而加强所述铜合金工作层50与所述基层钢板10的结合强度。所述滚花槽40呈网状设置,通过增加所述基层钢板10与所述铜合金工作层50的接触面积以增加所述铜合金工作层50与所述基层钢板10的结合强度。
[0025]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于局限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任何在本实用新型精神内的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都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说明书附图(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