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苏州大学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部严锋教授课题组在《自然-材料》(Nature Materials)期刊上发表了题为“Flexible fibre-shaped fuel cells with gel-mediated internal pressure encapsulation”的研究论文。论文以苏州大学第一及通讯署名单位发表,第一作者为苏州大学博士生袁永江、刘子央,通讯作者为苏州大学严锋教授、孙哲副研究员,以及东华大学朱美芳教授。
为应对移动设备与可穿戴设备迅速普及带来的对轻量化、柔性化能源解决方案日益增长的需求,近年来,研究人员开发出多种柔性电源系统,如柔性
太阳能电池、柔性
锂离子电池等。目前,柔性电源系统仍面临诸如对光源依赖性强、能量密度需求提升以及充电速度慢等挑战。
该成果创新性报道了一种凝胶介导的内压力封装技术,并成功用于柔性纤维状燃料电池的制备。研究团队巧妙利用凝胶纤维在吸收甲醇(燃料)过程中展现的动态膨胀特性,提出了一套自适应内压力封装策略,最终高效制备出性能优异的纤维状甲醇燃料电池。所制备的柔性燃料电池具备突出的环境适应性与实用性能:可在-22℃至70℃的宽温度区间内稳定运行;兼具可裁剪性、防水性与快速燃料补给能力;经2000次大角度弯曲循环测试后,仍能保持稳定的放电性能。该成果为解决当前燃料电池及燃料电池堆在轻量化、柔性化发展中面临的核心难题提供了具有价值的有效解决方案,对推动柔性能源器件的产业化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柔性纤维状燃料电池结构示意图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来源自“苏州大学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部”,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我们将及时给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