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强度耐腐蚀铜合金棒
首页 企业 产品 技术 资讯 图库 视频 需求 会议 活动 产业
高强度耐腐蚀铜合金棒
来源:江苏美霖铜业有限公司
访问:183
简介: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强度耐腐蚀铜合金棒,包括:主体单元,所述主体单元包括棒体,所述棒体的中心处开设有通孔,所述棒体的侧壁上等间距的开设有多个斜面,每个所述斜面上均设置有压印层,多个所述斜面的棱边均加工成二号弧形角,所述棒体的两端开设有两个端面,其有益效果为:通过开设通孔便于对棒体内部进行散热,提高其散热性能,同时通孔的直径较小,保证了棒体的整体强度,且斜面的棱边设置为二号弧形角,使得棒体在承受力时能够较为均匀的分散应力,并且通过压印层的设置可以适当消除或减轻金属表面的残余应力
权利要求

1.一种高强度耐腐蚀合金棒,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体单元(100),所述主体单元(100)包括棒体(101),所述棒体(101)的中心处开设有通孔(102),所述棒体(101)的侧壁上等间距的开设有多个斜面(104),每个所述斜面(104)上均设置有压印层(1042),多个所述斜面(104)的棱边均加工成二号弧形角(1041),所述棒体(101)的两端开设有两个端面(10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耐腐蚀铜合金棒,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印层(1042)通过压印操作制成,所述压印层(1042)包括多个规律分布的凹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耐腐蚀铜合金棒,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端面(103)的棱边均加工成一号弧形角(103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耐腐蚀铜合金棒,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斜面(104)的表面电镀有镀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耐腐蚀铜合金棒,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102)的直径设置为棒体(101)直径的五分之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铜合金棒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强度耐腐蚀铜合金棒。

背景技术

[0002]铜合金棒是铜合金的一种材料形态,它以纯铜为基体,通过加入一种或多种其他元素(如等)而形成的合金棒材。铜合金棒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导热性、耐蚀性和可加工性,因此在多个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0003]现有的铜合金棒,尽管以高导电、高导热性的纯铜为基体,展现了卓越的电气与热传导性能,但其材质上的局限性亦不容忽视。具体而言,铜合金棒在支撑强度方面相对较弱,这导致了其在实际应用中容易遭受弯折或形变,限制了其在高负荷或需要高度稳定性的场景下的应用。

[0004]因此,需要一种高强度耐腐蚀铜合金棒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0006]鉴于上述一种高强度耐腐蚀铜合金棒的问题,提出了本实用新型。

[0007]因此,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高强度耐腐蚀铜合金棒,其用于解决“现有的铜合金棒,尽管以高导电、高导热性的纯铜为基体,展现了卓越的电气与热传导性能,但其材质上的局限性亦不容忽视。具体而言,铜合金棒在支撑强度方面相对较弱,这导致了其在实际应用中容易遭受弯折或形变,限制了其在高负荷或需要高度稳定性的场景下的应用”等问题。

[0008]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强度耐腐蚀铜合金棒,包括:

[0009]主体单元,所述主体单元包括棒体,所述棒体的中心处开设有通孔,所述棒体的侧壁上等间距的开设有多个斜面,每个所述斜面上均设置有压印层,多个所述斜面的棱边均加工成二号弧形角,所述棒体的两端开设有两个端面。

[0010]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高强度耐腐蚀铜合金棒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棒体是由铜,,锌以及微量的铁、硅、铝元素组成,其中铜的成分占比为60%-65%,锡的成分占比为25%-30%,锌的占比为5%-10%。

[0011]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高强度耐腐蚀铜合金棒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压印层通过压印操作制成,所述压印层包括多个多个规律分布的凹槽。

[0012]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高强度耐腐蚀铜合金棒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多个所述端面的棱边均加工成一号弧形角,用于减少毛刺。

[0013]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高强度耐腐蚀铜合金棒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多个所述斜面的表面电镀有镍镀层,所述镍镀层用于形成致密的氧化物薄膜。

[0014]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高强度耐腐蚀铜合金棒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通孔的直径设置为棒体直径的五分之一,用于加快棒体内部的散热速度。

[00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0016]通过开设通孔便于对棒体内部进行散热,提高其散热性能,同时通孔的直径较小,保证了棒体的整体强度,且斜面的棱边设置为二号弧形角,使得棒体在承受力时能够较为均匀的分散应力,并且通过压印层的设置可以适当消除或减轻金属表面的残余应力,降低应力腐蚀开裂的风险,从而提高整体的强度,使其能够在高负荷或需要高度稳定性的场景下的应用。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0018]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高强度耐腐蚀铜合金棒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高强度耐腐蚀铜合金棒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1]附图说明:100、主体单元;101、棒体;102、通孔;103、端面;1031、一号弧形角;104、斜面;1041、二号弧形角;1042、压印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0023]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24]其次,此处所称的“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实用新型至少一个实现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在本说明书中不同地方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并非均指同一个实施例,也不是单独的或选择性的与其他实施例互相排斥的实施例。

[0025]再其次,本实用新型结合示意图进行详细描述,在详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时,为便于说明,表示器件结构的剖面图会不依一般比例作局部放大,而且所述示意图只是示例,其在此不应限制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此外,在实际制作中应包含长度、宽度及深度的三维空间尺寸。

[0026]参照图1-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高强度耐腐蚀铜合金棒,其包括:

[0027]主体单元100,主体单元100包括棒体101,棒体101的中心处开设有通孔102,棒体101的侧壁上等间距的开设有多个斜面104,每个斜面104上均设置有压印层1042,多个斜面104的棱边均加工成二号弧形角1041,棒体101的两端开设有两个端面103,通过开设通孔102便于对棒体101内部进行散热,提高其散热性能,同时通孔102的直径较小,保证了棒体101的整体强度,且斜面104的棱边设置为二号弧形角1041,使得棒体101在承受力时能够较为均匀的分散应力,并且通过压印层1042的设置可以适当消除或减轻金属表面的残余应力,降低应力腐蚀开裂的风险,从而提高整体的强度。

[0028]其中,棒体101是由铜,锡,锌以及微量的铁、硅、铝元素组成,其中铜的成分占比为60%-65%,锡的成分占比为25%-30%,锌的占比为5%-10%,这些元素的合理配比,使得铜合金棒在保持高强度的同时,提高了其耐腐蚀性能。

[0029]其中,压印层1042通过压印操作制成,压印层1042包括多个多个规律分布的凹槽,通过压印层1042的设置便于镍镀层的附着。

[0030]其中,多个端面103的棱边均加工成一号弧形角1031,用于减少毛刺,。

[0031]其中,多个斜面104的表面电镀有镍镀层,镍镀层用于形成致密的氧化物薄膜,通过氧化物薄膜阻挡水和空气对金属棒的腐蚀,提高其耐腐蚀性能。

[0032]其中,通孔102的直径设置为棒体101直径的五分之一,用于加快棒体101内部的散热速度。

[0033]工作原理:通过开设通孔102便于对棒体101内部进行散热,提高其散热性能,同时通孔102的直径较小,保证了棒体101的整体强度,且斜面104的棱边设置为二号弧形角1041,使得棒体101在承受力时能够较为均匀的分散应力,并且通过压印层1042的设置可以适当消除或减轻金属表面的残余应力,降低应力腐蚀开裂的风险,从而提高整体的强度,其中本说明中未作详细描写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0034]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说明书附图(3)

0
0
0
0
0
         
标签:铜合金棒
广州铭谦选矿设备有限公司宣传
广州铭谦选矿设备有限公司宣传
相关技术
评论(0条)
200/200
牛津仪器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宣传
发布
技术

顶部
中冶有色网-互联网服务平台-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25 China-mc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京ICP备11044340号-3
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2293
京公网安备 110107020022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