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利要求
1.一种便携式
铝合金压铸件质量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所述外壳(1)内设有用于对
铝合金压铸件进行检测的
检测仪本体(2),所述外壳(1)顶部设有固定框(3),所述固定框(3)外壁套设有密封盖组件;
所述密封盖组件包括上盖(4)、转动柱(5)以及两个卡合件,所述上盖(4)内部开设有安装槽(6),所述上盖(4)顶部开设有孔洞(7),所述孔洞(7)延伸至所述上盖(4)底部,所述转动柱(5)位于所述孔洞(7)内,所述转动柱(5)可在所述孔洞(7)内转动,所述转动柱(5)侧表面固定套设有齿轮(8),所述齿轮(8)位于所述安装槽(6)内,所述齿轮(8)两侧分别设有齿条(9),两个所述齿条(9)均与所述齿轮(8)相啮合,两个所述齿条(9)相远离的一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卡合件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框(3)两侧分别开设有两个卡合槽(10),两个所述卡合件分别与所述固定框(3)两侧的卡合槽(10)相卡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铝合金压铸件质量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件包括移动板(11)、两个推动块(12)、两个连接块(13)以及两个卡块(14),所述移动板(11)一侧与所述齿条(9)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板(11)远离所述齿条(9)的一侧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推动块(12)一端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推动块(12)远离所述移动板(11)的一端均贯穿所述安装槽(6)内壁一端并分别与两个所述连接块(13)一侧固定连接,两个所述连接块(13)靠近所述推动块(12)的一侧分别与两个所述卡块(14)一端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卡块(14)远离所述连接块(13)的一端均贯穿上盖(4)一侧并分别位于两个所述卡合槽(10)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携式铝合金压铸件质量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板(11)两端分别设有用于限位的梯型块(15),所述安装槽(6)内壁两侧分别设有与所述梯型块(15)相匹配的滑槽,两个所述梯型块(15)分别可在两个所述滑槽内滑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携式铝合金压铸件质量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孔洞(7)内壁开设有环形限位槽(16),所述转动柱(5)表面套设有限位环(17),所述限位环(17)位于所述环形限位槽(16)内,所述限位环(17)可在所述环形限位槽(16)内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便携式铝合金压铸件质量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柱(5)顶部开设有凹槽(18),所述凹槽(18)内设有手持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便携式铝合金压铸件质量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件包括把手(19)以及两个转动杆(20),所述凹槽(18)内壁两侧分别开设有圆孔,两个所述转动杆(20)一端分别位于两个所述圆孔中,两个所述转动杆(20)远离所述圆孔的一端分别与所述把手(19)两侧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便携式铝合金压铸件质量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底部设有四个固定块(21),所述上盖(4)顶部开设有四个与所述固定块(21)相匹配的固定槽(22)。
说明书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铝合金压铸件检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铝合金压铸件质量检测工装。
背景技术
[0002]铝合金压铸件是采用铸造的加工方式而得到的铝合金设备器件,一般是采用砂型模或金属模将加热为液态的铝合金浇入模腔,而形成的各种形状和尺寸的铝合金零件,在铝合金压铸件制作完成后,需要对其进行质量的检测,其中的一项检测为超声波检测内部是否完好,所以需要一种铝合金压铸件的质量检测工装。
[0003]经检索,授权公布号为CN218726926U的一种便携式铝合金压铸件质量检测工装,包括外框和上盖,外框内设有用于对铝合金压铸件进行检测的检测器本体,外框外表面四周固定设置有多个下卡扣,上盖四周开设有多个上卡槽,通过将上盖放置在外框的顶部,再使多个下卡扣分别卡入到多个上卡槽中,能够对将上盖固定到外框顶部,形成密封结构,能够对内部的检测器本体进行保护,提高了检测工装的使用寿命,但是在对该检测工装进行使用时,需要依次打开多个下卡扣,才能够将上盖取下,这种操作较为不便。
[0004]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便携式铝合金压铸件质量检测工装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携式铝合金压铸件质量检测工装。
[000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便携式铝合金压铸件质量检测工装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设有用于对铝合金压铸件进行检测的检测仪本体,所述外壳顶部设有固定框,所述固定框外壁套设有密封盖组件;
[0007]所述密封盖组件包括上盖、转动柱以及两个卡合件,所述上盖内部开设有安装槽,所述上盖顶部开设有孔洞,所述孔洞延伸至所述上盖底部,所述转动柱位于所述孔洞内,所述转动柱可在所述孔洞内转动,所述转动柱侧表面固定套设有齿轮,所述齿轮位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齿轮两侧分别设有齿条,两个所述齿条均与所述齿轮相啮合,两个所述齿条相远离的一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卡合件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框两侧分别开设有两个卡合槽,两个所述卡合件分别与所述固定框两侧的卡合槽相卡合。
[0008]优选的,所述卡合件包括移动板、两个推动块、两个连接块以及两个卡块,所述移动板一侧与所述齿条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板远离所述齿条的一侧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推动块一端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推动块远离所述移动板的一端均贯穿所述安装槽内壁一端并分别与两个所述连接块一侧固定连接,两个所述连接块靠近所述推动块的一侧分别与两个所述卡块一端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卡块远离所述连接块的一端均贯穿上盖一侧并分别位于两个所述卡合槽内。
[0009]优选的,所述移动板两端分别设有用于限位的梯型块,所述安装槽内壁两侧分别设有与所述梯型块相匹配的滑槽,两个所述梯型块分别可在两个所述滑槽内滑动。
[0010]优选的,所述孔洞内壁开设有环形限位槽,所述转动柱表面套设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位于所述环形限位槽内,所述限位环可在所述环形限位槽内转动。
[0011]优选的,所述转动柱顶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手持件。
[0012]优选的,所述手持件包括把手以及两个转动杆,所述凹槽内壁两侧分别开设有圆孔,两个所述转动杆一端分别位于两个所述圆孔中,两个所述转动杆远离所述圆孔的一端分别与所述把手两侧固定连接。
[0013]优选的,所述外壳底部设有四个固定块,所述上盖顶部开设有四个与所述固定块相匹配的固定槽。
[0014]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便携式铝合金压铸件质量检测工装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5]在需要取下上盖时,通过使转动柱进行转动,转动柱带动齿轮旋转从而使齿轮驱动两个齿条进行移动,两个所述齿条移动会分别推动两个卡合件从固定框两侧设置的两个卡合槽内脱离,使上盖失去限位,通过以上结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方便将上盖从外壳顶部取下。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便携式铝合金压铸件质量检测工装的状态结构示意图一;
[0017]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便携式铝合金压铸件质量检测工装的状态结构示意图二;
[0018]图3为图1所示的上盖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图3所示的卡合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图1所示的便携式铝合金压铸件质量检测工装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0021]图6为图1所示的上盖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标号:1、外壳;2、检测仪本体;3、固定框;4、上盖;5、转动柱;6、安装槽;7、孔洞;8、齿轮;9、齿条;10、卡合槽;11、移动板;12、推动块;13、连接块;14、卡块;15、梯型块;16、环形限位槽;17、限位环;18、凹槽;19、把手;20、转动杆;21、固定块;22、固定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24]请结合参阅图1-图6,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便携式铝合金压铸件质量检测工装的状态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便携式铝合金压铸件质量检测工装的状态结构示意图二;图3为图1所示的上盖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所示的卡合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所示的便携式铝合金压铸件质量检测工装的拆分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1所示的上盖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5]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图1-图6所示,一种便携式铝合金压铸件质量检测工装,包括外壳1,外壳1内设有用于对铝合金压铸件进行检测的检测仪本体2,检测仪本体2为授权公布号CN218726926U所提到的检测仪本体,外壳1顶部设有固定框3,固定框3外壁套设有密封盖组件;
[0026]密封盖组件包括上盖4、转动柱5以及两个卡合件,上盖4内部开设有安装槽6,上盖4顶部开设有孔洞7,孔洞7延伸至上盖4底部,转动柱5位于孔洞7内,转动柱5可在孔洞7内转动,转动柱5侧表面固定套设有齿轮8,齿轮8位于安装槽6内,齿轮8两侧分别设有齿条9,两个齿条9均与齿轮8相啮合,两个齿条9相远离的一端分别与两个卡合件一侧固定连接,固定框3两侧分别开设有两个卡合槽10,两个卡合件分别与固定框3两侧的卡合槽10相卡合,通过使转动柱5进行转动,转动柱5带动齿轮8旋转从而使齿轮8驱动两个齿条9进行移动,两个所述齿条9移动会分别推动两个卡合件从固定框3两侧设置的两个卡合槽10内脱离,从而使上盖4失去限位;
[0027]卡合件包括移动板11、两个推动块12、两个连接块13以及两个卡块14,移动板11一侧与齿条9一端固定连接,移动板11远离齿条9的一侧两端分别与两个推动块12一端固定连接,两个推动块12远离移动板11的一端均贯穿安装槽6内壁一端并分别与两个连接块13一侧固定连接,两个连接块13靠近推动块12的一侧分别与两个卡块14一端固定连接,两个卡块14远离连接块13的一端均贯穿上盖4一侧并分别位于两个卡合槽10内,齿条9移动会推动移动板11移动,使移动板11带动两个推动块12向上盖4外伸出,两个推动块12会分别通过两个连接块13带动两个卡块14移动,使两个卡块14分别从固定框3一侧设置的两个卡合槽10内脱离;
[0028]移动板11两端分别设有用于限位的梯型块15,安装槽6内壁两侧分别设有与梯型块15相匹配的滑槽,两个梯型块15分别可在两个滑槽内滑动,用于对移动板11进行限位;
[0029]孔洞7内壁开设有环形限位槽16,转动柱5表面套设有限位环17,限位环17位于环形限位槽16内,限位环17可在环形限位槽16内转动,对转动柱5进行限位,使转动柱5仅能在孔洞7中旋转;
[0030]转动柱5顶部开设有凹槽18,凹槽18内设有手持件,手持件包括把手19以及两个转动杆20,凹槽18内壁两侧分别开设有圆孔,两个转动杆20一端分别位于两个圆孔中,两个转动杆20远离圆孔的一端分别与把手19两侧固定连接,用于方便提起外壳1,并且也方便通过把手19带动转动柱5进行转动;
[0031]外壳1底部设有四个固定块21,上盖4顶部开设有四个与固定块21相匹配的固定槽22,将外壳1底部的四个固定块21分别卡入上盖4顶部的四个固定槽22内,从而增加外壳1的稳定性。
[003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工作原理如下:在需要取下上盖4时,扳动把手19,把手19通过两个转动杆20带动转动柱5进行转动,转动柱5带动齿轮8旋转从而使齿轮8驱动两个齿条9进行移动,两个齿条9移动会分别推动两个移动板11相对远离,移动板11会带动两个推动块12向上盖4外伸出,两个推动块12会分别通过两个连接块13带动两个卡块14移动,使两个卡块14分别从固定框3一侧设置的两个卡合槽10内脱离,使上盖4失去限位,从而取下上盖4,并且能够将外壳1底部的四个固定块21分别卡入上盖4顶部的四个固定槽22内,从而增加外壳1的稳定性。
[0033]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的电路以及控制均为现有技术,在此不进行过多赘述。
[0034]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说明书附图(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