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原理:
HYL-2076采用双光源(氦氖激光器+半导体激光器)交叉光路设计,结合前向、侧向、后向120个独立探测器阵列,同步采集颗粒在多角度的散射光信号。通过米氏散射理论建立光强分布与粒径的数学模型,并引入动态光散射补偿算法,消除样品浓度、折射率及颗粒形态(如非球形、团聚体)对测量结果的影响,最终通过专利反演算法(支持多种分布模型)精准还原颗粒的粒径分布曲线(D10/D50/D90等参数),同时可扩展输出球形度、长径比等形态特征数据。
应用范围:
适用于纳米材料行业对金属氧化物、量子点、碳纳米管等超细颗粒的粒径控制,支撑材料性能优化;电池材料领域对正负极活性物质(如磷酸铁锂、石墨)、隔膜涂层的粒度分析,提升电池能量密度与循环寿命;制药行业对原料药、辅料及微球制剂的粒径表征,确保药物溶解性、生物利用度与稳定性;化工领域对催化剂、颜料、涂料等产品的粒径分布优化,改善反应效率与产品色度;以及食品、化妆品中对粉体产品的粒度检测,满足口感、肤感与保质期需求。其全量程覆盖能力可替代多台传统仪器,降低用户成本。
技术参数:
测量范围:0.01μm-2000μm(湿法);0.1μm-2000μm(干法);重复性误差:≤0.5%(D50);准确性误差:≤2%(标准样品);测量时间:≤30秒/次;分散方式:湿法(超声/循环/搅拌)或干法(高压气源);光源:氦氖激光器(632.8nm)+半导体激光器(780nm);探测器数量:120个;接口:USB/RS485/以太网;操作软件:支持中英文双语,可输出30余种粒度参数及自定义报告。
产品特点:
双光源交叉光路与120探测器阵列,实现全量程高分辨率测量,尤其擅长超细颗粒(<1μm)与大颗粒(>100μm)的同步分析;
动态光散射补偿算法与专利反演技术,适应复杂样品(如宽分布、多峰、非球形颗粒)的精准检测,数据可靠性达国际标准;
全自动操作流程(自动对中、自动遮光比调节、自动清洗),支持一键测量与远程控制,降低人工干预,提升检测效率;
模块化设计,兼容湿法/干法分散系统,可快速切换测量模式,满足粉末、乳液、悬浮液等多形态样品的检测需求;
开放式样品池与防腐蚀材料结构,便于清洁维护,适应强酸、强碱等恶劣样品环境,延长设备使用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