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原理
VID-345采用多频电磁涡流激励与三维信号反演技术。检测时,设备内置的微型电磁探头贴近被测表面,发射100kHz-10MHz可调脉冲电磁场;当电磁波穿透材料表面时,遇到裂纹等缺陷会形成反射波,其传播时间与裂纹深度呈线性关系;反射信号经探头接收后,由高速ADC芯片转换为数字信号;主控系统运用深度学习算法对信号进行降噪、相位解调与三维重建,结合材料电磁特性数据库,实时计算裂纹深度(精度达±0.05mm)及轮廓形态,最终生成包含裂纹位置、深度、走向的3D可视化报告。
应用范围
该设备适用于金属结构件的近表面裂纹深度检测,覆盖航空航天(如飞机蒙皮铆接孔裂纹、涡轮叶片热障涂层下裂纹评估)、轨道交通(如高铁车轮踏面疲劳裂纹、转向架焊接接头缺陷筛查)、能源电力(如核电站压力容器焊缝裂纹、风电齿轮箱轴承微裂纹监测)及汽车制造(如发动机缸体铸造缺陷、底盘焊接件应力裂纹检测)等领域。典型应用场景包括:飞机定检时快速扫描机翼下表面铆钉孔裂纹,避免拆解结构;风电企业定期检测齿轮箱轴承套圈裂纹,预防突发断齿事故;以及核电站大修期间评估反应堆压力容器焊缝完整性,确保辐射安全。
产品技术参数
检测深度范围:0.1mm-15mm(钢材料);深度分辨率:0.01mm;检测频率:100kHz-10MHz自适应调节;探头类型:笔式(Φ8mm)、阵列式(16通道)可选;扫描速度:≥200mm/s;定位精度:±0.05mm;显示方式:5.7英寸TFT彩屏+USB输出3D模型;数据存储:≥1000组检测报告;工作温度:-20℃至60℃;防护等级:IP65(防尘防水);电源:内置锂电池(连续工作≥8小时)或AC220V适配器;尺寸:主机280mm×180mm×80mm,探头重量≤200g。
产品特点
非接触式快速检测:电磁感应技术无需耦合剂,单点检测耗时≤0.5秒,扫描效率较传统渗透检测提升20倍;
深度量化精准可靠:多频融合算法有效抑制材料表面粗糙度干扰,裂纹深度测量误差≤3%,符合ASTM E2339标准;
智能缺陷识别:内置AI图像处理模块,可自动标记裂纹位置、计算扩展趋势,并生成维修优先级建议;
便携化设计:主机重量仅1.8kg,探头支持360°旋转检测,可深入狭小空间(如发动机内部);
多行业适配:预置航空航天、轨道交通等5类行业参数库,用户可通过APP一键切换检测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