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原理
ORION NanoFab采用双离子源设计:主离子源为液态金属镓(Ga⁺)FIB,通过静电透镜聚焦至纳米级束斑(直径≤0.5nm),实现高精度材料去除;辅离子源为氖(Ne⁺)或氦(He⁺)气体离子束(GIS),通过可切换气路系统在样品表面沉积金属(如铂、钨)或绝缘层(如碳、硅氧化物),或进行选择性刻蚀。系统集成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利用二次电子与背散射电子信号实时监测加工过程,并通过蔡司专利的SmartFIB算法自动校正离子束漂移,确保三维结构的层间对准精度≤1nm。
应用范围
半导体制造:制备芯片失效分析截面(如TSV通孔、FinFET晶体管)、修复光刻掩模版缺陷及构建3D纳米电子器件。
量子科技:加工量子比特阵列(如超导量子环、拓扑绝缘体纳米线)及研究二维材料(石墨烯、MoS₂)的堆叠与边缘态。
生物医学:制备冷冻含水电镜(Cryo-FIB)样本切片、构建微流控芯片纳米通道及分析细胞亚结构(如线粒体、核孔复合体)。
材料科学:表征金属疲劳裂纹扩展路径、陶瓷晶界相分布及高分子材料表面纳米图案化结构。
能源领域:优化锂电池电极材料孔隙结构、分析燃料电池催化剂颗粒团聚行为及制备固态电解质纳米界面。
技术参数
离子束参数:Ga⁺ FIB加速电压0.5-30kV,束流1pA-40nA;Ne⁺/He⁺ GIS束流0.1-10nA,沉积速率≤50nm/min
SEM分辨率:1kV电压下分辨率≤0.6nm,30kV下≤0.4nm
加工范围:X-Y平面10mm×10mm,Z轴深度50μm(可选配激光干涉仪扩展至200μm)
真空系统:基础真空≤5×10⁻⁷ mbar,加工腔室温度控制精度±0.1℃
控制系统:ZEISS Atlas 5软件,支持CAD模型直接导入与G代码编程,兼容LAMDA、FEI等主流FIB系统文件格式
产品特点
多模态集成:单设备实现“成像-加工-分析”闭环,避免样本转移污染,加工效率提升3倍。
原子级精度:通过离子束与电子束协同定位,实现纳米结构的三维重构误差≤0.3nm。
低损伤加工:He⁺离子束能量≤5keV,减少对敏感材料(如有机半导体、生物样本)的辐照损伤。
智能自动化:内置AI路径规划算法,自动优化离子束驻留时间与扫描策略,降低人为操作误差。
行业认证:符合SEMI S2/S8安全标准与ISO/IEC 17025计量规范,支持纳米制造工艺的ISO 9001认证。
生态协同:可与蔡司Xradia 520 Versa X射线显微镜、MERLIN FE-SEM联用,构建“纳米加工-结构表征-性能测试”全链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