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原理
设备通过激光三角法与高分辨率CMOS传感器(2000万像素)非接触式扫描焊球表面,结合亚像素算法计算每个焊球的高度值。软件基于国际标准(如IPC-7351)自动分析最大高度差(共面性指标),支持3D形貌重建与缺陷定位(如翘曲、缺球),测量过程无需接触样品,避免二次损伤。
应用范围
该设备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行业手机芯片封装共面性验证(如AP处理器BGA焊球)、计算机领域CPU/GPU封装质量检测(如LGA转BGA适配)、汽车电子模块可靠性筛选(如车规级BGA器件),以及航空航天领域高可靠芯片封装抽检(如星载计算机BGA焊球)。典型应用包括生产线来料检测、封装工艺优化,覆盖从芯片封装到终端产品组装的全流程质量控制需求。
产品技术参数
测量对象:BGA/CSP/LGA等阵列封装焊球
测量范围:焊球直径0.1-1.5mm,阵列尺寸≤50mm×50mm
精度:±0.5μm(单焊球高度),共面性指标重复精度≤1μm
速度:≤0.1秒/焊球(2000万像素CMOS,帧率≥500fps)
光源:激光二极管(波长650nm,功率≤5mW,符合Class 1安全标准)
软件功能:3D形貌重建、共面性分析(符合IPC-7351/JEDEC标准)、数据导出(Excel/PDF格式)
接口:USB3.1、以太网(支持MES系统对接)
尺寸:400×350×600mm(主机),重量≈40kg
电源:220V±10%,50/60Hz,功率≤300W
合规性:符合CE标准,提供校准证书与计量报告。
产品特点
非接触式与高精度:激光测量避免划伤焊球,单焊球高度精度±0.5μm;支持最小0.1mm直径焊球检测,适配高密度封装趋势。
快速扫描与智能化:2000万像素传感器结合并行计算,50mm×50mm阵列检测时间≤5秒;软件自动识别缺球、翘曲等缺陷,生成符合IPC标准的检测报告。
工业级稳定性:全封闭光路设计防尘防震,适应车间环境;核心部件(如激光源、传感器)提供3年质保,降低维护成本。
合规性与扩展性:符合IPC-7351、JEDEC J-STD-020标准,提供校准证书;可选配高温样品适配器(≤150℃)、自动上下料系统,适配特殊检测需求。
用户友好性:触控式界面支持向导式操作,内置常见封装库(如BGA100/200);数据可实时上传至云端,助力质量追溯与大数据分析。
北京品智创思精密仪器有限公司的PZ-332C球栅阵列共面性测试仪凭借其卓越的非接触测量能力、高精度检测优势及智能化分析功能,为半导体封装、电子制造及汽车电子领域提供了高效、可靠的共面性检测解决方案,助力企业在高端制造与质量控制中实现精准表征与工艺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