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原理
设备通过高能电子束(加速电压可调至200kV)穿透样品,利用电磁透镜聚焦电子束并扫描样品表面。球差校正器通过调整电子束的相位,纠正传统透镜的球面像差,显著提升电子束的聚焦精度。扫描透射模式(STEM)下,电子束与样品相互作用后,不同角度的散射电子被高角环形暗场(HAADF)、明场(BF)等探测器接收,生成高对比度的原子级分辨率图像;结合X射线能谱仪(EDS),可同步分析样品的元素组成与分布。
应用范围
该设备广泛应用于材料科学中纳米材料的原子结构解析(如金属有机框架MOFs)、半导体器件的界面缺陷检测(如二维材料层间堆垛)、催化剂的活性位点定位(如单原子催化剂),以及生物医学中病毒颗粒的超微结构观察(如新冠病毒刺突蛋白排列)。典型应用包括锂电池正极材料中过渡金属元素的原子级分布分析、量子点材料的晶格缺陷表征,以及高分子复合材料中纳米填料的界面相互作用研究,覆盖从基础研究到工业开发的全流程需求。
产品技术参数
加速电压:50~200kV(可调)
点分辨率:≤0.08nm(STEM模式,球差校正后)
线分辨率:≤0.1nm(TEM模式)
放大倍数:50×至1,500,000×
探测器系统:HAADF(高角环形暗场)、BF(明场)、DF(暗场)、EDS(能谱仪)
能谱分辨率:≤120eV(Mn Kα线)
样品台:五轴自动样品台(X/Y/Z/倾斜/旋转)
软件功能:支持三维重构(ECT)、原子计数分析、元素分布映射及标准样品库比对。
产品特点
亚埃级分辨率与球差校正:采用日立专利的球差校正技术,将STEM点分辨率提升至0.08nm,可清晰解析单个原子列的排列,尤其适用于轻元素(如碳、氮)的成像。
多模式同步分析:集成STEM成像、EDS能谱、电子能量损失谱(EELS,可选配)于一体,支持原子结构与化学信息的同步采集,提升分析效率。
智能化操作与稳定性:软件内置自动对焦、像散校正及样品漂移补偿功能,降低操作门槛;全封闭光学系统与低温泵设计,确保长期运行稳定性。
原位分析扩展性:支持加热(至1000°C)、加电、加压等原位样品台(可选配),可实时观察材料在服役状态下的结构演变。
用户友好与维护便捷:触控式操作界面与模块化设计,支持远程诊断与软件更新;电子枪与探测器采用免校准设计,降低维护成本。
日立HD-2700球差校正STEM凭借其卓越的亚埃级分辨率、多模式分析能力及智能化操作,为微观世界探索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观测手段,助力用户在材料科学、纳米技术及生物医学领域实现原子级尺度的突破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