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电导有机絮凝剂
来源:苏州力精图达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1124
简介:
低电导率絮凝剂是一种纯有机絮凝剂,是不含氯的絮凝剂,用于替代传统PAC处理一些废水的前处理,特性在于絮凝后不会升高电导率或者升高非常有限,有助于后续的反渗透和蒸发等工艺。
工作原理
技术参数
选型原则
应用案例
设备结构
1. 电性中和与颗粒聚集
低电导率有机絮凝剂通过其带电基团与水中悬浮颗粒或胶体表面的电荷相互作用,实现电性中和,降低颗粒之间的静电斥力,从而促使颗粒聚集形成较大的絮体。
2. 吸附架桥作用
该絮凝剂通常为高分子化合物,具有较长的分子链。这些分子链可以同时吸附多个悬浮颗粒,通过“架桥”作用将颗粒连接在一起,形成较大的絮体,便于后续的沉降或过滤。
3. 低电导率特性
低电导率有机絮凝剂在絮凝过程中几乎不增加水的电导率,这使得其特别适用于对电导率敏感的处理工艺,如反渗透、蒸发结晶等。这种特性避免了传统絮凝剂(如PAC)因氯离子引入而导致的电导率升高和设备腐蚀问题。
4. 卷扫与网捕作用
絮凝剂形成的絮体具有较大的表面积和三维结构,能够像“筛网”一样卷扫或捕获水中的悬浮颗粒,进一步提高絮凝效率。
5. 环境友好性
低电导率有机絮凝剂不含氯离子,不会对后续设备造成腐蚀,同时其残留物少且可生化性好,不影响后续生化处理。
6. 高效去除污染物
与传统絮凝剂相比,低电导率有机絮凝剂在去除COD、悬浮物、胶体物质等方面表现出更高的效率,同时污泥产量更少。
-
外观:无色至微黄色颗粒固体。
-
固体含量:≥90.0%。
-
平均分子量:≤400万。
-
丙烯酰胺单体含量:≤0.5%。
产品特性
-
低电导率:絮凝后几乎不增加水的电导率,适合反渗透和蒸发等对电导率敏感的工艺。
-
不含氯离子:避免对设备和后续工艺造成腐蚀。
-
高效絮凝:在较宽的pH范围内(4.0~10.0)有效,对碱度不敏感。
-
污泥减量:污泥产量比传统絮凝剂减少50%,降低污泥处理成本。
-
COD去除率高:相比传统絮凝剂,COD去除率可提升20%以上。
使用条件
-
适用pH范围:4.0~10.0。
-
投加量:一般为3~5 mg/L,最佳用量需通过实验确定。
-
稀释与投加:液体产品可直接投加或稀释5~10倍使用,稀释液有效期为3天。
低电导有机絮凝剂广泛应用于工业废水处理(如电镀废水、造纸废水)、饮用水预处理、反渗透系统前处理等领域。
有固体有液体
标签:绿色低碳,污水处理,反渗透膜阻垢剂,中水回用,药剂
宣传
宣传
宣传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