罩式退火炉
首页 企业 产品 技术 资讯 图库 视频 需求 会议 活动 产业
罩式退火炉
来源:邢台金逸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访问:195
简介: 本发明涉及退火炉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罩式退火炉,罩式退火炉包括:底座;内罩;外罩,与内罩之间形成有燃烧腔,外罩上设置有与燃烧腔相连通的换热器;排烟管,与换热器内腔相连通,排烟管上设置有开度调节阀;助燃空气进管,一端与风机出风口相连通,另一端穿过换热器并通过稳压管与烧嘴相连通;加压管,与助燃空气进管穿出换热器的区域以及稳压管相连通,助燃空气进管对应加压管设置有单向阀;压缩空气管,与稳压管相连通。本发明提供的罩式退火炉,通过设置开度调节阀,以使燃烧腔内的气压保持微正压,避免燃烧腔内的气压过低或过高;
权利要求

1.一种罩式退火炉,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

内罩,设置于所述底座上,所述内罩的内部用于放置钢卷;

外罩(1),套设于所述内罩的外部,并与所述内罩之间形成有燃烧腔,所述外罩(1)上设置有换热器(4),所述换热器(4)内腔与所述燃烧腔相连通;

排烟管(2),与所述换热器(4)内腔相连通,所述排烟管(2)上设置有开度调节阀(10),以适于使所述燃烧腔内的气压保持微正压;

助燃空气进管(5),一端与第一风机(21)出风口相连通,另一端穿过所述换热器(4),并通过稳压管(3)与烧嘴(6)相连通;

加压管(23),一端与所述助燃空气进管(5)穿出所述换热器(4)的区域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稳压管(3)相连通,所述加压管(23)上设置有增压泵(25),所述助燃空气进管(5)对应所述加压管(23)设置有单向阀(24);

压缩空气管(28),与所述稳压管(3)相连通,以适于向所述稳压管(3)内通入常温的压缩空气,满足P4=P3+(T1-T0)/k,其中,0.1℃/pa≤k≤0.2℃/pa,T1-T0≥0,P3为助燃空气加压前的气压,其单位为pa;P4为所述稳压管(3)内的气压,其单位为pa;T0为助燃空气预热后的预设温度,其单位为℃;T1为助燃空气预热后的实际温度,其单位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罩式退火炉,其特征在于,定义所述燃烧腔内的气压为P1,定义所述罩式退火炉周围环境的气压为P2,其中,50pa≤P1-P2≤80pa。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罩式退火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罩(1)上设置有气压传感器,所述气压传感器适于检测所述燃烧腔内的气压,所述开度调节阀(10)与所述气压传感器电性连接,以适于根据所述气压传感器检测的燃烧腔内的气压,调节所述开度调节阀(10)的开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罩式退火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空气管(28)上设置有第四流量调节阀(29);所述助燃空气进管(5)穿出所述换热器(4)的区域设置有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适于检测预热后的助燃空气的温度,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与所述增压泵(25)和所述第四流量调节阀(29)电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罩式退火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罩式退火炉还包括:

套管(9),套设于所述稳压管(3)外部,并与所述稳压管(3)之间形成有气流通道;

冷风管(7),与所述气流通道相连通,以适于向所述气流通道导入降温气体,所述冷风管(7)上设置有第一流量调节阀(11);

热风管(8),一端与所述燃烧腔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气流通道相连通,所述热风管(8)上设置有第二流量调节阀(1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罩式退火炉,其特征在于,罩式退火炉还包括空气进管(20),所述空气进管(20)一端与所述稳压管(3)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烧嘴(6)相连通,所述空气进管(20)上设置有第三流量调节阀(13);所述罩式退火炉还包括燃气进管(19),所述燃气进管(19)与所述烧嘴(6)相连通,以适于向所述烧嘴(6)导入气体燃料,所述燃气进管(19)上设置有比例阀(14),以控制进入所述烧嘴(6)的气体燃料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罩式退火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烧嘴(6)的数量为多个,每个所述烧嘴(6)分别与至少一个所述空气进管(20)和至少一个所述燃气进管(19)相连通,多个所述烧嘴(6)沿所述外罩(1)的周向间隔分布。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罩式退火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罩式退火炉还包括燃气总管(18),多个所述燃气进管(19)分别与所述燃气总管(18)连通,所述燃气总管(18)上设置有稳压阀(16)。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罩式退火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9)的外部包裹有隔热棉;

和/或,助燃空气进管(5)的外部包裹有隔热棉;

和/或,空气进管(20)的外部包裹有隔热棉;

和/或,所述外罩(1)的外部包裹有隔热棉;

和/或,所述排烟管(2)的外部包裹有隔热棉。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罩式退火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烟管(2)的出口端设置有塔盘(26),所述塔盘(26)上设置有用于催化烟气中的氮氧化物分解的催化剂。

说明书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退火炉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罩式退火炉。

背景技术

[0002]冷轧是一种常用的金属加工工艺,以冷轧钢卷为例,经过冷轧后,钢卷的硬度增加、塑性降低,从而影响钢卷的可加工性和使用性能,因此需要使用退火工艺对钢卷进行处理。罩式退火炉是一种用于金属材料热处理的工业设备,其加热介质一般为气体燃料,如天然气或焦炉煤气等,助燃空气由风机直接从罩式退火炉车间抽取。在对钢卷进行退火处理时,钢卷以堆垛形式被放置在罩式退火炉的内罩内部。中国专利公开号:CN112460987A,公开了一种罩式炉加热罩及运行方法,通过设置换热器,使燃烧后产生的高温烟气经排烟管进入换热器,以使换热器利用高温烟气的热量对冷态助燃空气进行预热。但是,预热后的助燃空气的温度升高,导致空气密度降低,助燃空气单位体积内的氧气含量减少,当助燃空气温度过高时,助燃空气单位体积内的氧气含量较少,影响气体燃料的燃烧效果,从而影响金属材料的退火效果;并且目前的罩式退火炉,炉内压力不可控,存在压力过低导致燃烧不充分或压力过高导致设备的使用寿命缩短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3]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罩式退火炉,以解决当助燃空气温度过高时,助燃空气单位体积内的氧气含量较少,影响气体燃料的燃烧效果;并且目前的罩式退火炉,炉内压力不可控,存在压力过低导致燃烧不充分或压力过高导致设备的使用寿命缩短的问题。

[0004]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罩式退火炉,包括:

底座;

内罩,设置于底座上,内罩的内部用于放置钢卷;

外罩,套设于内罩的外部,并与内罩之间形成有燃烧腔,外罩上设置有换热器,换热器内腔与燃烧腔相连通;

排烟管,与换热器内腔相连通,排烟管上设置有开度调节阀,以适于使燃烧腔内的气压保持微正压;

助燃空气进管,一端与第一风机出风口相连通,另一端穿过换热器,并通过稳压管与烧嘴相连通;

加压管,一端与助燃空气进管穿出换热器的区域连通,另一端与稳压管相连通,加压管上设置有增压泵,助燃空气进管对应加压管设置有单向阀;

压缩空气管,与稳压管相连通,以适于向稳压罐内通入常温的压缩空气,满足P4=P3+(T1-T0)/k,其中,0.1℃/pa≤k≤0.2℃/pa,T1-T0≥0,P3为助燃空气加压前的气压,其单位为pa;P4为稳压管内的气压,其单位为pa;T0为助燃空气预热后的预设温度,其单位为℃;T1为助燃空气经由换热器预热后的实际温度,其单位为℃。

[0005]有益效果:通过设置开度调节阀,以调节高温烟气经由排烟管排出的速度,从而使燃烧腔内的气压保持微正压,避免燃烧腔内的气压过低或过高;并通过设置加压管和压缩空气管,以用于提高稳压管内的助燃空气的气压,从而提高单位体积内的氧气含量,有利于保证气体燃料的燃烧效果。稳压管内的气体压力满足P4=P3+(T1-T0)/k,以使气体增压程度与助燃空气温度超出最高温度的大小呈正相关,并限制气体增压范围,避免稳压管内的气体压力过高,进而叠合助燃空气的高温后在燃烧强内发生爆燃。

[0006]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定义燃烧腔内的气压为P1,定义罩式退火炉周围环境的气压为P2,其中,50pa≤P1-P2≤80pa。

[0007]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外罩上设置有气压传感器,气压传感器适于检测燃烧腔内的气压,开度调节阀与气压传感器电性连接,以适于根据气压传感器检测的燃烧腔内的气压,调节开度调节阀的开度。

[0008]有益效果:适于根据气压传感器检测到的气压大小,调节开度调节阀的开度大小,以通过调节排烟速度,从而使燃烧腔内的气压保持基本恒定或处于预设范围内,有利于提高自动化程度。

[0009]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压缩空气管上设置有第四流量调节阀;助燃空气进管穿出换热器的区域设置有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一温度传感器适于检测预热后的助燃空气的温度,第一温度传感器与增压泵和第四流量调节阀电性连接。

[0010]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罩式退火炉还包括:

套管,套设于稳压管外部,并与稳压管之间形成有气流通道;

冷风管,与气流通道相连通,以适于向气流通道导入降温气体,冷风管上设置有第一流量调节阀;

热风管,一端与燃烧腔相连通,另一端与气流通道相连通,热风管上设置有第二流量调节阀。

[0011]有益效果:通过调整第一流量调节阀和第二流量调节阀的开度大小以改变气流通道内的气体温度,从而对稳压管内的助燃空气进行降温或加热,以缩小进入烧嘴的助燃空气的温度波动范围,有利于保证气体燃料的燃烧稳定性。

[0012]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罩式退火炉还包括空气进管,空气进管一端与稳压管相连通,另一端与烧嘴相连通,空气进管上设置有第三流量调节阀;罩式退火炉还包括燃气进管,燃气进管与烧嘴相连通,以适于向烧嘴导入气体燃料,燃气进管上设置有比例阀,以控制进入烧嘴的气体燃料量。

[0013]有益效果:通过第三流量调节阀,以便于控制进入烧嘴的助燃空气量,并通过设置比例阀,以便于控制气体燃料和助燃空气的比例,保证气体燃料的正常燃烧。

[0014]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烧嘴的数量为多个,每个烧嘴分别与至少一个空气进管和至少一个燃气进管相连通,多个烧嘴沿外罩的周向间隔分布。

[0015]有益效果:通过设置多个间隔分布的烧嘴,以便于提高对内罩加热的均匀性。

[0016]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罩式退火炉还包括燃气总管,多个燃气进管分别与燃气总管连通,燃气总管上设置有稳压阀。

[0017]在一个实施例中,套管的外部包裹有隔热棉;

和/或,助燃空气进管的外部包裹有隔热棉;

和/或,空气进管的外部包裹有隔热棉;

和/或,外罩的外部包裹有隔热棉;

和/或,排烟管的外部包裹有隔热棉。

[0018]有益效果:通过上述各部件的外部设置隔热棉,以提高罩式退火炉的保温隔热效果,减少热量损失和气体燃料的消耗,避免罩式退火炉周围的操作人员被烫伤。

[0019]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排烟管的出口端设置有塔盘,塔盘上设置有用于催化分解烟气中的氮氧化物的催化剂。

附图说明

[00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1]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罩式退火炉的正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又一种罩式退火炉的正视图;

图3为图2中A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图2中B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为图2中C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为图2所示的罩式退火炉的侧视图;

图7为图2所示的罩式退火炉的俯视图。

[0022]附图标记说明:

1、外罩;2、排烟管;3、稳压管;4、换热器;5、助燃空气进管;6、烧嘴;7、冷风管;8、热风管;9、套管;10、开度调节阀;11、第一流量调节阀;12、第二流量调节阀;13、第三流量调节阀;14、比例阀;15、手动蝶阀;16、稳压阀;17、压力表;18、燃气总管;19、燃气进管;20、空气进管;21、第一风机;22、手动线性调节阀;23、加压管;24、单向阀;25、增压泵;26、塔盘;27、排气管;28、压缩空气管;29、第四流量调节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24]下面结合图1至图7,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

[0025]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罩式退火炉,包括:

底座;

内罩,设置于底座上,内罩的内部用于放置钢卷;

外罩1,套设于内罩的外部,并与内罩之间形成有燃烧腔,外罩1上设置有换热器4,换热器4内腔与燃烧腔相连通;

排烟管2,与换热器4内腔相连通,排烟管2上设置有开度调节阀10,以适于使燃烧腔内的气压保持微正压;

助燃空气进管5,一端与第一风机21出风口相连通,另一端穿过换热器4,并通过稳压管3与烧嘴6相连通;

加压管23,一端与助燃空气进管5穿出换热器4的区域连通,另一端与稳压管3相连通,加压管23上设置有增压泵25,助燃空气进管5对应加压管23设置有单向阀24;

压缩空气管28,与稳压管3相连通,以适于向稳压管3内通入常温的压缩空气,满足P4=P3+(T1-T0)/k,其中,0.1℃/pa≤k≤0.2℃/pa,T1-T0≥0,P3为助燃空气加压前的气压,其单位为pa;P4为稳压管3内的气压,其单位为pa;T0为助燃空气预热后的预设温度,其单位为℃;T1为助燃空气经由换热器4预热后的实际温度,其单位为℃。

[0026]本实施例提供的罩式退火炉,通过设置开度调节阀10,以调节高温烟气经由排烟管2排出的速度,从而使燃烧腔内的气压保持微正压,避免燃烧腔内的气压过低或过高;并通过设置加压管23和压缩空气管28,以用于提高稳压管3内的助燃空气的气压,从而提高单位体积内的氧气含量,有利于保证气体燃料的燃烧效果。

[0027]具体地,内罩扣合于底座上,钢卷被放置于内罩的内部。燃烧腔内高温烟气经过换热器4进入排烟管2,并经由排烟管2排走,通过设置开度调节阀10,以在燃烧腔内的气压超过预设范围时,增大开度调节阀10的开度,以增加高温烟气经由排烟管2排走的速度,从而降低燃烧腔内的气压;在燃烧腔内的气压低于预设范围时,减小开度调节阀10的开度,减小高温烟气经由排烟管2排走的速度,从而提高燃烧腔内的气压,进而避免燃烧腔内的气压过高或过低,有利于保证气体燃料的充分燃烧,并且使燃烧腔内保持微正压还有利于气体燃料在燃烧腔内稳定燃烧,使火焰在燃烧腔内的分布更加均匀。进一步的,作为一种可行的实施形式,当燃烧腔内的气压有增大或减小的趋势时,通过及时调整开度调节阀10的开度大小,以使燃烧腔内的气压基本保持恒定,有利于保证气体燃料的燃烧稳定性,维持平稳的气流状态,减少燃烧过程中的噪音产生,有利于保护操作人员的听力健康,并能够减少罩式退火炉在不稳定气压环境下所受到的疲劳损坏,有利于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0028]外罩1上设置有第一风机21,助燃空气进管5的一端与第一风机21的出风口连通,另一端穿过换热器4并与稳压管3相连通,以适于提供助燃空气。助燃空气由第一风机21从罩式退火炉的周围环境进行抽取,并经由换热器4进行预热,预热后的助燃空气通过稳压管3送入到烧嘴6。

[0029]由于气体的温度升高后会导致气体密度降低,因此为了避免助燃空气单位体积内的氧气含量过少进而影响气体燃料的燃烧,根据实际生产需要,预设一个预热后的助燃空气的最高温度,当助燃空气经由换热器4预热后的温度高于这个预设的最高温度时,增压泵25启动,同时压缩空气管28向稳压管3内通入常温的压缩空气;当助燃空气预热后的温度低于这个预设的最高温度时,增压泵25不启动。加压管23与助燃空气进管5的连通处位于单向阀24的进口侧,稳压管3与助燃空气进管5的连通处位于单向阀24的出口侧。由于助燃空气被增压泵25加压后温度进一步升高,通过常温的压缩空气与增压增温后的助燃空气混合,以避免稳压管3内的气体温度过高,并额外提供一部分氧气进入稳压管3,从而提高稳压管3内的气压,增加其单位体积的氧气含量,以及防止助燃空气温度过高导致在燃烧腔内出现爆燃现象。由于单向阀24的存在,可以防止稳压管3内的助燃空气回流到助燃空气进管5。稳压管3内的气体压力满足P4=P3+(T1-T0)/k,以使气体增压程度与助燃空气温度超出最高温度的大小呈正相关,并限制气体增压范围,避免稳压管3内的气体压力过高。其中,助燃空气进管5对应换热器4和增压泵25之间的区域设置有气压传感器,以适于检测得到助燃空气被增压前的气压P3;稳压管3内也设置有气压传感器,以适于检测得到稳压管内的气压P4。

[0030]在一个实施例中,定义燃烧腔内的气压为P1,定义罩式退火炉周围环境的气压为P2,其中,50pa≤P1-P2≤80pa。

[0031]具体地,根据实践,当燃烧腔保持在50pa至80pa的微正压时,具有较好的燃烧和退火效果。

[0032]示例性的,在一些实施例中,P1-P2的值可以为50pa或55pa或60pa或70pa或75pa或80pa等,也可以是上述任意两个数值形成的区间范围。

[0033]在一个实施例中,外罩1上设置有气压传感器,气压传感器适于检测燃烧腔内的气压,开度调节阀10与气压传感器电性连接,以适于根据气压传感器检测的燃烧腔内的气压,调节开度调节阀10的开度。

[0034]本实施例提供的罩式退火炉,适于根据气压传感器检测到的气压大小,调节开度调节阀10的开度大小,以通过调节排烟速度,从而使燃烧腔内的气压保持基本恒定或处于预设范围内,有利于提高自动化程度。

[0035]具体地,气压传感器用于实时检测燃烧腔内的气压,根据实际需要,当燃烧腔内的气压增大或超出预设范围时,开度调节阀10的开度增大,当燃烧腔内的气压减小或低于预设范围时,开度调节阀10的开度减小,以使燃烧腔内的气压保持基本恒定或处于预设范围内,保证气体燃料的燃烧稳定性和金属材料的退火效果。

[0036]在一个实施例中,压缩空气管28上设置有第四流量调节阀29;助燃空气进管5穿出换热器4的区域设置有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一温度传感器适于检测预热后的助燃空气的温度,第一温度传感器与增压泵25和第四流量调节阀29电性连接。

[0037]具体地,第一温度传感器通过处理器与增压泵25和第四流量调节阀29进行电性连接,处理器用于接收第一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信号,并进行分析处理后,控制增压泵25的启动或关闭以及控制第四流量调节阀29通断或开度大小。当检测到预热后的助燃空气的温度高于预设的最高温度时,控制增压泵25启动,以对预热后的助燃空气进行加压,并控制第四流量调节阀29打开,以向稳压管3内通入常温的压缩空气,从而增大稳压管3单位体积的氧气含量,并降低增温增压后的助燃空气的温度,避免稳压管3内的气体温度过高。

[0038]在一个实施例中,结合图2和图7所示,罩式退火炉还包括:

套管9,套设于稳压管3外部,并与稳压管3之间形成有气流通道;

冷风管7,与气流通道相连通,以适于向气流通道导入降温气体,冷风管7上设置有第一流量调节阀11;

热风管8,一端与燃烧腔相连通,另一端与气流通道相连通,热风管8上设置有第二流量调节阀12。

[0039]本实施例提供的罩式退火炉,通过调整第一流量调节阀11和第二流量调节阀12的开度大小以改变气流通道内的气体温度,从而对稳压管3内的助燃空气进行降温或加热,以缩小进入烧嘴6的助燃空气的温度波动范围,有利于保证气体燃料的燃烧稳定性。

[0040]具体地,稳压管3内设置有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通过处理器分别与第一流量调节阀11和第二流量调节阀12电性连接,处理器用于接收第二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信号,并进行分析处理后,分别控制第一流量调节阀11和第二流量调节阀12的开度大小,从而调整进入气流通道的高温烟气量和降温气体量,以调整气流通道内的气体温度,从而通过稳压管壁对稳压管3内的助燃空气进行降温或加热,缩小进入烧嘴6的助燃空气的温度波动范围。气流通道通过排气管27与排烟管2上对应开度调节阀10和塔盘26之间的区域相连通,以使气流通道内的气体随烟气经由排烟管2排走。

[0041]罩式退火炉还包括设置于外罩1外部的第二风机,冷风管7与第二风机的出风口连通。当第二流量调节阀12的开度变化时,燃烧腔内的气压会受到影响,此时开度调节阀10通过改变其开度大小,以改变排烟管2的排烟速度,从而调整燃烧腔内的气压,避免第二流量调节阀12对燃烧腔内的气压波动产生较大的影响。

[0042]在一个实施例中,结合图1和图4以及图6所示,罩式退火炉还包括空气进管20,空气进管20一端与稳压管3相连通,另一端与烧嘴6相连通,空气进管20上设置有第三流量调节阀13;罩式退火炉还包括燃气进管19,燃气进管19与烧嘴6相连通,以适于向烧嘴6导入气体燃料,燃气进管19上设置有比例阀14,以控制进入烧嘴6的气体燃料量。

[0043]本实施例提供的罩式退火炉,通过第三流量调节阀13,以便于控制进入烧嘴6的助燃空气量,并通过设置比例阀14,以便于控制气体燃料和助燃空气的比例,保证气体燃料的正常燃烧。

[0044]具体地,空气进管20上还设置有手动蝶阀15,以便于手动控制空气进管20开启或关断以及手动控制空气进管20内的助燃空气的流量,起到在第三流量调节阀13失效后的保险作用。燃气进管19上设置有手动线性调节阀22,以便于手动控制燃气进管的通断。

[0045]在一个实施例中,结合图1和图6所示,烧嘴6的数量为多个,每个烧嘴6分别与至少一个空气进管20和至少一个燃气进管19相连通,多个烧嘴6沿外罩1的周向间隔分布。

[0046]本实施例提供的罩式退火炉,通过设置多个间隔分布的烧嘴6,以便于提高对内罩加热的均匀性。

[0047]具体地,稳压管3通过空气进管20与烧嘴6连通,以适于向烧嘴6提供助燃空气;燃气总管18通过燃气进管19与烧嘴6连通,以适于向烧嘴6提供气体燃料。作为优选的,沿水平方向,多个烧嘴6环绕外罩1等距间隔分布。作为一种可行的实施形式,烧嘴6的数量为八个。

[0048]在一个实施例中,结合图5所示,罩式退火炉还包括燃气总管18,多个燃气进管19分别与燃气总管18连通,燃气总管18上设置有稳压阀16。

[0049]具体地,燃气总管18的部分区域环绕外罩1一圈设置。稳压阀16用于调节燃气总管18中的气压,确保压力在合理范围内,保障燃气系统的安全运行,有助于使燃气系统实现更加节能的运行,同时也有助于减少燃气的损耗。燃气总管18上还设置有过滤器和电磁关断阀,通过设置过滤器以过滤燃气管道中的各种杂质,提高气体燃料的纯度和质量,有助于气体燃料更充分地燃烧,提高燃烧效率。通过设置电磁关断阀以实现控制燃气总管18的通断。燃气总管18上还设置有压力表17和压力开关,用于检测燃气总管18内的气体燃料的压力,当超过设定的范围时,切断气体燃料的供应,保证系统的安全。

[0050]在一个实施例中,套管9的外部包裹有隔热棉;

和/或,助燃空气进管5的外部包裹有隔热棉;

和/或,空气进管20的外部包裹有隔热棉;

和/或,外罩1的外部包裹有隔热棉;

和/或,排烟管2的外部包裹有隔热棉。

[0051]本实施例提供的罩式退火炉,通过上述各部件的外部设置隔热棉,以提高罩式退火炉的保温隔热效果,减少热量损失和气体燃料的消耗,避免罩式退火炉周围的操作人员被烫伤。

[0052]在一个实施例中,结合图1和图2所示,排烟管2的出口端设置有塔盘26,塔盘26上设置有用于催化分解烟气中的氮氧化物的催化剂。

[0053]具体地,高温烟气中的氮氧化物在催化剂的催化作用下发生分解反应,生成氮气和氧气,有利于减少环境污染。

[0054]显然,上述实施例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虽然结合附图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做出各种修改和变型,这样的修改和变型均落入本发明所限定的范围之内。

说明书附图(7)


0
0
0
0
0
         
标签:罩式退火炉,退火炉
广州铭谦选矿设备有限公司宣传
广州铭谦选矿设备有限公司宣传
相关技术
评论(0条)
200/200
牛津仪器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宣传
发布
技术

顶部
中冶有色网-互联网服务平台-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25 China-mc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京ICP备11044340号-3
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2293
京公网安备 110107020022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