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选型的基础,需精准对应工件规格,避免 “大机小用” 或 “小机强用”:
	- 
		工件尺寸匹配:若加工的圆管直径≤80mm、方管≤80×80mm,且厚度≤3.5mm,该型号(喉口 400mm、工作台 1300×740mm)可直接适配;若工件长度超 1.5m,需确认是否需定制加长工作台,避免加工时工件无法稳定放置。
	
 
	- 
		工艺需求匹配:仅需冲孔、落料等基础工艺,该型号常规配置(行程 220mm、压力 2000kN)足够;若需拉伸、深压型工艺,需优先选择特殊配置(行程 260mm),同时确认主电机功率(建议选 25kW)以保证动力输出。
	
 
	根据产能和人工成本规划,选择适配的自动化配置,平衡效率与投入:
	- 
		小批量 / 多品种生产:选基础款(无自动送料),依赖人工上下料,通过触摸屏存储 100 组参数的功能,快速切换不同工件的加工设置,降低换产时间。
	
 
	- 
		大批量 / 单一品种生产:必须搭配自动送料装置,同时选装 “送料出错检验” 功能,减少人工干预,避免因人工操作误差导致废品率上升,且能将产能提升 30% 以上。
	
 
	需提前确认场地和基础设施是否满足设备运行要求,避免后期改造成本:
	- 
		场地空间适配:该型号机身紧凑,但需预留至少 1.5m 的操作空间(尤其是喉口侧),同时确认场地承重≥15 吨(设备自重 8-12 吨,加工件重量),地面平整度误差≤5mm,防止设备运行时晃动影响精度。
	
 
	- 
		电力配套适配:若主电机选 25kW,需确保车间供电线路能承载对应负荷(建议配套独立配电箱);若车间电压不稳定,需额外配置稳压器,避免电压波动导致电机故障或压力控制不准。
	
 
	选型时需考虑 “买得起 + 用得久 + 修得便”,降低长期使用成本:
	- 
		优先选原厂标准配置:如常规主电机(25kW)、标准行程(220mm),后期配件(如密封件、导套)易采购,维修成本低;非必要不定制特殊部件,避免后期配件更换周期长、费用高。
	
 
	- 
		关注厂家服务覆盖:确认厂家在本地是否有售后网点,若省外用户,需优先确认 “48 小时上门服务” 是否覆盖(偏远地区除外),同时确认核心部件(电机、PLC)质保期(至少 2 年),减少后期故障维修的时间和经济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