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原理:
ND700采用“GM计数管+塑料闪烁体+He-3中子管”三重探测器组合设计:GM计数管负责γ/X射线的剂量率测量,其氩气填充腔体在射线电离作用下产生雪崩式电脉冲,经能量补偿层修正后输出与剂量率成正比的信号;塑料闪烁体通过荧光效应检测β粒子,β射线激发闪烁体产生光子,经光电倍增管转换为电脉冲并计数;He-3中子管利用核反应(³He(n,p)³H)捕获热中子,反应产生的质子与氚核形成电脉冲信号,实现中子剂量率测量;三路信号经独立低噪声放大器处理后,由微处理器基于IEC 60846标准算法实时计算各类型辐射的剂量率与累积剂量,并通过频谱分析模块区分天然本底辐射与人工辐射源;数据经边缘计算预处理后,通过4G/5G/卫星模块上传至云平台,同时本地存储≥5年数据(采样间隔1秒);设备配备温湿度、气压传感器,可自动修正环境因素对测量的干扰,确保数据精度±5%以内。
应用范围:
适用于核电站运行期间反应堆厂房、控制室及周边环境的连续辐射监测,实时评估核燃料泄漏、废气废液排放等场景的辐射水平;核废料处理厂(低/中/高放废物库)的剂量率监控,防止废料包装容器破损导致的辐射扩散;医疗放射性科室(放疗室、核医学科)的场所安全评估,检测钴-60、碘-131等放射源使用过程中的散射辐射剂量;应急救援现场(核事故、放射性物质泄漏)的快速辐射筛查,定位污染区域并评估人员受照剂量;以及海关口岸对进口矿石、集装箱的放射性查验,拦截非法携带的核材料。设备支持立杆、车载、便携三模式切换,可适应固定点位、移动巡检及临时布防等多场景需求。
技术参数:
测量参数:γ/X射线剂量率(0.01μSv/h~10Sv/h)、β表面污染(0.1Bq/cm²~1×10⁶Bq/cm²)、中子剂量率(0.1μSv/h~1Sv/h);能量响应:γ/X射线(30keV~3MeV)、β(0.1MeV~5MeV)、中子(热中子~15MeV);分辨率:±5%;报警阈值:用户可设(默认0.5μSv/h预警、1μSv/h报警);数据存储:≥5年(1秒采样间隔);通信方式:4G/5G/北斗三号卫星;供电:AC 220V或太阳能供电(200W光伏板+300Ah电池组,续航≥30天阴雨天);防护等级:IP68(1米水深浸泡72小时);工作温度:-50℃~+80℃;尺寸:500×400×300mm;重量:35kg。
产品特点:
三重探测器融合技术实现α/β/γ/X/中子五类辐射同步测量,消除传统单探测器设备的监测盲区;4G/5G/卫星多模通信支持无公网区域的实时数据回传,确保应急场景下的信息畅通;200W光伏板+300Ah电池组的太阳能供电系统,满足偏远地区或长期断电场景的持续运行需求;IP68防护等级与-50℃~+80℃超宽温工作范围,适应极寒、沙尘、暴雨等极端环境;模块化设计支持探测器、通信模块快速更换,维护时间缩短至30分钟内,是核辐射监测领域的高可靠性、全场景覆盖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