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原理
多参数融合监测技术:
土壤侵蚀监测:采用激光测距与摄像头图像分析技术,通过测量土壤表面高度变化与形态特征,结合算法计算侵蚀量(单位:t/km²·a)。
水流与泥沙监测:集成超声波多普勒传感器,测量水流速度(单位:m/s)与泥沙含量(单位:kg/m³),通过内置公式(如泥沙输移率公式)计算输沙量。
数据融合与传输:侵蚀量、流速与泥沙数据经中央处理器处理,通过无线/有线方式传输至监控平台,支持实时查看与存储。
应用范围
行业应用:
农业管理:农田水土流失监测,优化耕作方式与土壤保护措施。
林业工程:森林植被恢复区的水土保持效果评估,支持生态修复决策。
水利工程:河道、水库周边土壤稳定性监测,预防滑坡与泥石流灾害。
环保治理:矿山修复、坡地开发项目的水土流失控制,符合环保法规要求。
科研实验:土壤学、水文学领域的水土流失机制与模型验证研究。
场景覆盖:
固定式长期监测、生态修复项目验收、农业水土保持认证、灾害预警、第三方水土流失评估。
产品技术参数
参数 规格
侵蚀量范围 0~5000t/km²·a(分辨率1t/km²·a);精度±5%
流速范围 0~5m/s(精度±0.05m/s)
泥沙含量 0~100kg/m³(精度±3%FS)
响应时间 T90<1分钟(动态场景)
通信接口 4G/LoRa/RS485(支持Modbus RTU/TCP)
数据存储 内置16GB内存,可存≥10万组测量数据
电源 太阳能+蓄电池(续航≥180天无光照);220V AC(可选)
防护等级 IP68(全防水,适应户外环境)
尺寸/重量 主机:800mm×600mm×400mm;约50kg(含支架)
工作环境 温度:-40~85℃;湿度:≤95%RH(非冷凝)
产品特点
多参数集成与高精度监测:
同步测量土壤侵蚀量、水流速度与泥沙含量,数据同步性强;激光测距精度±1mm,泥沙含量精度±3%FS,满足农业与环保监测需求。
非接触式与动态适应:
激光与超声波传感器避免破坏土壤结构,适用于暴雨、融雪等动态侵蚀场景;自动修正地形变化干扰,保障数据稳定性。
实时监测与远程传输:
支持4G/LoRa无线传输至云端平台,实时生成侵蚀量趋势图与统计报表(如年侵蚀总量、输沙模数),兼容GIS地图展示与预警推送。
超长续航与低功耗:
太阳能+蓄电池供电,无光照下可持续工作≥180天;自动休眠模式进一步降低能耗,适合偏远或无市电场景。
耐用与适应性强:
IP68防护等级,适应雨淋、沙尘、高温、高湿环境;传感器采用316L不锈钢与高强度工程塑料,寿命长(>10年)。
智能预警与数据分析:
内置多级报警(侵蚀量超限、设备故障),通过短信/APP推送预警信息;支持历史数据回溯与侵蚀风险模型分析,辅助治理决策。
易安装与维护:
支架式安装,无需破坏原有地形;传感器模块化设计,支持快速更换与校准(每年仅需1次)。
符合行业标准:
通过CE认证与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设备认证,符合SL 277-2002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范,检测结果权威可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