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从来没有哪一时代象今天这样,节约与*效利用能源的主题在经济与政治领域吸引了如此之多的关注。世界各国的工业与学术领域,都在讨论与节能、替代能源相关的话题。
在绝热材料领域,在与住宅、商业建筑的有效隔热相关的领域,存在着巨大的研发与市场潜力。人们期望绝热材料能够以高而稳定的质量水准进行制造,在严格控制其特性的情况下投入市场。为了确保这一点,国际上已经发布了众多的相关标准与规范。
对于绝热材料的性能考核,导热系数(λ值)是其中*重要的一项。导热系数指的是对于 1 米厚、1 m2 面积的材料,在 1 K 的温差下,每秒流经材料层的热量。热阻(R值)则定义为材料的厚度除以导热系数。热量流经的材料层越厚,材料层所表现的对于热传递的阻抗越大。热阻的倒数是传热系数(U 值),是结构性材料的常见表征参数。
德国耐驰公司全新推出的热流法导热仪 HFM 446 Lambda,为导热系数的测量建立了新的标准化方法,可应用于研究开发与质量控制领域。其适用的行业与材料,包括膨胀聚苯乙烯(EPS),挤出聚苯乙烯(XPS),PU 坚硬泡沫,矿物棉,膨胀珍珠岩,泡沫玻璃,软木塞,羊毛,天然纤维材料,包含相变材料、气凝胶、混凝土、石膏或聚合物的建筑材料,等等。
测试时将待测材料置于两块平板之间,平板间维持一定的温度梯度。通过平板上两个高精度的热流传感器,测量进入与穿出材料的热流。在系统达到平衡状态的情况下,热流功率为常数,在样品的测量面积与厚度已知的情况下,使用傅立叶传热方程可以计算导热系数。
![]() |
HFM 446 Lambda 包括如下子型号:
|
![]() |
![]() |
膨胀聚苯乙烯是在绝热建筑材料领域使用得*多的材料之一。例中显示了对一种商业化的膨胀聚苯乙烯材料(EPS 040)的质量检测结果。在 24°C 、以及按照 DIN EN 13163 标准在 10°C 下测量了同一批号中的十个样品。可以清晰地看到不同样品之间的测量偏差小于 1%。根据 DIN 13163 计算得到的导热系数 λ 90/90 为 0.03808 W/(m*K)。
为了验证热流法与其他标准导热测试方法(如作为jue对法的保护热板法 GHP)的测量结果的可比性,进行了一系列的测试,图中显示了对其中一种纳米多孔气凝胶板使用两台热流法导热仪(HFM)与一台保护热板法导热仪(GHP)的测量结果比较。由不同仪器获得的数据在各对应温度内偏差均小于 2.5%。这清楚地证明了 HFM 系列仪器的优异性能。
因为 Netzsch HFM 具有可变载荷的功能,特别适合于测量可压缩材料(导热性能和密度有关),这里介绍的案例展示了绝热玻璃纤维的热传导测量结果。当载荷(载荷表示为表面压力)增加时,试样逐步被压缩,由于热辐射的减少而导致综合的热导率下降,随着压力进一步*大,由于试样自身的热传导增加而使热导率又有所上升。
Netzsch HFM 测试较高导热系数材料的关键是配备扩展配件(Instrumentation kit)。下图对三种类型的混凝土样品进行测试,得到的热导率结果与保护热板法(GHP)测得的热导率结果十分吻合。
矿棉是一种用途广泛的材料,主要用于住宅建筑的保温。本例使用保护热板法(GHP 456 Titan)和热流法(HFM 436 series),对矿物纤维在 10℃ 到30℃ 之间进行循环测试,研究其导热性能。和其他大多数保温材料类似,矿物纤维在室温附近的导热系数随着温度的升高呈线性增加。用不同的测试仪器得到的结果有很好的一致性。通过循环测试进一步证明,保护热板法的测试精度可以达到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