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电池极片出现黑斑的原因分析及解决方案
首页 企业 产品 技术 资讯 图库 视频 需求 会议 活动 产业
锂离子电池极片出现黑斑的原因分析及解决方案
来源:锂程碑
访问:130
简介: 在锂电池的拆解过程中,我们常常会观察到极片表面出现黑色的物质。这种现象的产生,究竟是何原因?接下来,我们将深入剖析这一问题的可能成因。
电池的拆解过程中,我们常常会观察到极片表面出现黑色的物质。这种现象的产生,究竟是何原因?接下来,我们将深入剖析这一问题的可能成因。


一、黑斑现象特征

‌外观表现‌:

极片表面出现的黑色或深灰色斑点,多集中于涂布区边缘或卷绕接口部位;

黑斑区域伴随石墨层间剥离和活性物质膨胀,导致极片局部厚度异常(增幅达85%以上)。

性能影响:‌

容量衰减(典型损失5-10%),循环寿命下降30%以上;

黑斑区域析锂引发热失控风险,局部温度可达80℃以上。

二、核心成因分析

材料缺陷:‌

原材料杂质超标(如箔残留轧制油)或导电剂团聚(粒径>5μm),形成局部导电网络失效;

基材表面污染(粉尘、金属颗粒)阻碍浆料浸润,导致干燥过程溶剂挥发异常。

工艺失控:

‌涂布浆料分散不良,引入气泡形成针孔缺陷;

干燥温度梯度突变导致表层结皮过快,内部溶剂滞留引发应力裂纹;化成工序负压控制不当(压力波动>10%),加速电解液分解产物沉积。

界面反应失效‌:

电解液中LiPF₆分解产生的HF腐蚀石墨层,导致SEI膜局部破裂;

锂盐浓度不足或水分侵入(>50ppm),诱发副反应生成LiF/Li₂O等高阻抗产物。

三、常用解决方案

‌工艺优化措施:‌

采用闭环涂布控制系统,维持张力波动≤0.5%,匹配干燥温度梯度(升温速率≤3℃/min);

优化化成负压参数(如真空度控制在-90~-95kPa),通过测堵工装模拟验证工艺稳定性。

材料改性方案:‌

提升粘结剂比例至3-5%(如PVDF),抑制浆料沉降和颗粒团聚;

采用纳米复合集流体(如碳涂层箔),降低界面接触电阻30%以上。‌

环境控制升级:‌

车间湿度控制≤30%,铜箔等离子清洗后润湿角≤20°;

存储前预锂化处理,减少负极活性锂损失(容量恢复率提升7-9%)。

四、检测与验证方法

‌微观分析:

‌SEM/EDS检测黑斑区域成分(O/F/P元素含量异常提示电解液分解);

XRD分析石墨层间距(d002>0.344nm表明结构破坏)。

工艺验证工具:‌

使用化成测堵工装模拟电芯,采集压力、温度曲线匹配阈值条件;

高温存储测试(55℃/7天)验证黑斑扩展速率,筛选异常电芯。
0
0
0
0
0
         
标签:锂电池极片,锂电池极片黑斑
北京徕达泰科科技有限公司宣传
北京依维特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宣传
相关资讯
评论(0条)
200/200
郑州天一萃取科技有限公司宣传
发布
资讯

顶部
中冶有色网-互联网服务平台-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25 China-mc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京ICP备11044340号-3
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2293
京公网安备 110107020022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