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生产专利池助推铝电解行业技术升级
首页 企业 产品 技术 资讯 图库 视频 需求 会议 活动 产业
柔性生产专利池助推铝电解行业技术升级
来源:中国有色金属报
访问:221
简介: 在"双碳"战略目标引领和能源结构深度转型背景下,电解铝行业正面临着绿色低碳与高效运行的双重压力测试。行业亟需攻克的核心命题是:如何在确保产能稳定的同时,实现与波动性可再生能源的高效协同。这一战略性课题直接关系到电解铝行业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在"双碳"战略目标引领和能源结构深度转型背景下,电解行业正面临着绿色低碳与高效运行的双重压力测试。行业亟需攻克的核心命题是:如何在确保产能稳定的同时,实现与波动性可再生能源的高效协同。这一战略性课题直接关系到电解铝行业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郑州大学联合郑州轻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组成产学研创新联合体,经过十余年持续创新突破,成功打造了全球领先的铝电解柔性生产整体解决方案。该技术体系聚焦三大关键领域实现了里程碑式突破: 1)智能热平衡调控技术 2)余热梯级利用系统 3)自适应智能控制系统。创新成果形成了包含40余项核心专利的自主知识产权集群,构建了完整的"铝电解柔性生产技术专利矩阵",为行业绿色转型提供了中国方案。

传统铝电解技术面临的根本性制约在于其刚性运行机制与可再生能源特性的结构性矛盾。具体表现为:

供需矛盾:电解槽必须依赖持续稳定电流,而水电/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具有天然波动性
热力失衡:电流波动导致电解槽温度场剧烈变化,引发连锁反应

运行风险:高温工况造成槽帮熔损,低温工况导致电解质凝固

这一技术瓶颈不仅影响生产连续性,还显著增加了能耗和碳足迹,成为制约行业绿色转型的最大障碍。

铝电解柔性生产技术专利池的核心价值在于赋予电解槽强大的动态调节能力,使其能主动适应清洁能源的波动。专利池中的代表性成果之一发明专利“一种侧部带热管换热器的铝电解槽”创新性地在电解槽侧部集成热管换热器,成为热平衡调控的“智能阀门”。当电流增大、槽温升高时,它能高效导出并散发多余热量;当电流减小、槽温有下降风险时,可切换至保温模式减少热损。该技术直击行业长期存在的热平衡精准调控难题,是维持热稳定性的核心装置。

在智能热平衡调控系统方面,“一种铝电解工艺参数优化方法以及铝电解槽组”“基于分子比的铝电解能量平衡调节方法、系统、铝电解槽”“基于过度热的铝电解能量平衡调节方法、系统、铝电解槽”等专利,通过在槽壳侧壁等关键部位部署高精度传感器网络,实时采集温度、炉帮厚度、电流电压、电解质成分等多维数据。智能控制系统基于分子比、过热度等核心参数进行综合分析,自动生成并执行最优工艺方案,动态调控各分区散热功率,确保了电解槽在电流大幅波动时,依然能维持稳定的温度场和能量平衡,从而稳定生产并有效消纳波动性绿电。

在多元余热循环利用领域,"褐煤干燥铝电解槽热能回收装置"及"冷热电三联供电解槽余热转化系统"等核心专利,创新性提出梯级能源利用方案,能高效转化槽体余热为蒸汽、热水、制冷或电能,适配不同工业场景,综合能效提升超30%。

针对系统安全防护,"电解槽余热回收导热介质应急排放装置"首创智能联锁保护机制,通过多级泄压通道设计,可在120秒内完成系统介质安全清空,突破性解决高温工况下的紧急停机难题。

该专利体系完整覆盖核心设备制造、在产槽体改造工艺、能效测试平台等产业化关键节点,形成从实验室到万吨级产能的完整技术转化链条。

这一专利集群的构建,不仅重构了电解铝行业价值链条,更推动传统高耗能生产模式向柔性化、数字化、近零碳排方向跃迁。行业分析显示,相关技术大面积应用后,单吨铝产品综合能耗有望降低15%,年减排二氧化碳可达千万吨级。

随着5G+工业互联网技术的深度整合,新一代智能电解工厂将实现余热回收系统与生产主工艺的毫秒级联动,开创流程工业智慧减碳的新范式。
0
0
0
0
0
         
标签:柔性生产专利,铝电解
北京徕达泰科科技有限公司宣传
北京依维特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宣传
相关资讯
评论(0条)
200/200
郑州天一萃取科技有限公司宣传
发布
资讯

顶部
中冶有色网-互联网服务平台-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25 China-mc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京ICP备11044340号-3
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2293
京公网安备 110107020022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