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铝业近日通过投资者互动平台披露,公司在铝产业链上游资源端取得重要突破。旗下位于广西的自有铝土矿项目已正式取得采矿权证书,标志着该矿区进入实质性开发阶段。与此同时,海外资源布局持续深化:几内亚Boffa项目已形成稳定产能,近期多个批次的铝土矿通过海运陆续抵达国内港口;印尼铝土矿开采前期工作取得阶段性进展,当地政府审批流程与社区协调工作同步推进,配套选矿厂建设方案进入设计优化阶段。
在资源保障能力提升的基础上,公司正通过技术改造强化全产业链协同效应。针对电解铝生产环节,天山铝业已启动覆盖全产能的绿色低碳升级工程,计划投资12.8亿元对现有140万吨电解铝生产线实施智能化改造。该项目采用国际先进的600kA大型预焙阳极电解槽技术,配套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和余热回收装置,预计可将综合能耗降低至12800千瓦时/吨以下,较现行标准下降12%。项目施工周期约10个月,改造期间将通过错峰检修方式确保产能稳定,预计2024年二季度全面投产后,年产量将稳定在140万吨规模,产品质量达到A356.2铝合金标准。
值得关注的是,公司资源开发团队正同步推进广西矿区的三维地质建模工作,通过数字化手段优化开采方案,预计首期年产150万吨铝土矿项目将于2024年初投产。几内亚项目通过扩建专用码头和疏浚航道,装船效率提升30%,年运输能力突破800万吨。随着三大资源基地陆续达产,公司铝土矿自给率将从当前的28%提升至45%以上,氧化铝生产成本有望下降至1800元/吨区间。在电力供应端,新疆基地已建成80万千瓦光伏电站,配套的储能系统调试工作接近尾声,绿电占比提升至35%,为电解铝产能升级提供清洁能源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