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金下基地杨家湾子光伏项目配套储能系统实现全容量并网,成为金下基地首个落地的电化学储能项目。这一项目的成功并网标志着金下基地在新能源储能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为当地新能源消纳和电网稳定性提供了有力支撑。
金下基地杨家湾子光伏项目配套储能系统是金下基地首个落地的电化学储能项目。该储能系统采用高压液冷
磷酸铁锂电池组,通过优化
电芯布局与集成技术,单舱电池容量提升至5兆瓦时,总容量为37.6兆瓦时。相比传统电池组布局,体积能量密度提升52%,质量能量密度提升22%,有效降低了项目建设成本。
储能系统作为灵活性调节资源,投运后每日可完成37.6兆瓦时电能调节,预计年均可增加
光伏发电消纳能力1372万度,相当于节约标准煤4139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1267吨。这一项目不仅提升了当地新能源消纳能力,还发挥了电网削峰填谷功能,提升了供电可靠性,为地区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提供了有力支撑。
该配套储能系统采用了多项先进技术,确保了项目的高效运行和安全性。具体技术亮点包括:
高压液冷磷酸铁
锂电池组:通过优化电芯布局与集成技术,单舱电池容量提升至5兆瓦时,总容量为37.6兆瓦时。
体积与质量能量密度提升:相比传统电池组布局,体积能量密度提升52%,质量能量密度提升22%,有效降低了项目建设成本。
三级联动消防系统:构建起快速响应安全防护体系,为储能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坚实保障。
自项目开工以来,长江电力积极践行“精益求精、责任担当”理念,始终坚持高标准、高质量开展相关工作,科学调整施工方案,确保各工期节点任务有序推进。后续,长江电力将贯彻落实三峡集团新能源业务“四强四化”三年行动工作要求,系统做好电站安全管理工作,有效发挥储能对新能源场站电能消纳的提升作用,为三峡集团新能源业务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金下基地杨家湾子光伏项目配套储能系统的全容量并网,标志着金下基地在新能源储能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该储能系统采用高压液冷磷酸铁锂电池组,通过优化电芯布局与集成技术,显著提升了能量密度,降低了建设成本。同时,配备的三级联动消防系统确保了储能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投运后,该储能系统每日可完成37.6兆瓦时电能调节,预计年均可增加光伏发电消纳能力1372万度,相当于节约标准煤4139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1267吨。这一项目不仅提升了当地新能源消纳能力,还为地区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提供了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