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能源电池企业在美国市场面临新的政策挑战。美国国会众议院最新通过的《与依赖外国对手电池脱钩法》,将六家中国电池制造商列入国土安全部采购禁令名单。这项编号为H.R.1166的法案,直接影响到宁德时代、比亚迪等行业领军企业的对美业务。
被列入禁令名单的企业包括全球
动力电池龙头宁德时代、
新能源汽车制造商比亚迪旗下的电池业务,以及远景能源、亿纬
锂能、海辰
储能和国轩高科等专业电池生产商。这些企业在中国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领域占据重要市场份额,其产品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和可再生能源存储系统。
值得注意的是,这并非美国首次对中国电池企业实施采购限制。早在2024年初,美国国防部就已将上述企业列入采购限制名单。此次国土安全部的采购禁令,标志着限制范围从军事领域进一步扩大到民用政府部门。法案支持者声称,此举旨在减少美国在关键储能技术上对外国的依赖。
行业分析师指出,美国市场的政策变化对中国电池企业的影响存在差异。宁德时代作为全球最大的动力电池供应商,主要通过技术授权方式与福特等美国车企合作,受直接影响相对有限。而比亚迪等既生产电池又制造整车的企业,可能面临更大的市场准入挑战。
中国动力电池产业近年来发展迅速,在全球市场占据领先地位。根据行业统计,中国电池企业已掌握全球过半的动力电池产能,在
磷酸铁锂等高性价比电池技术路线上具有明显优势。美国市场的政策限制,或将促使中国电池企业加速开拓欧洲、东南亚等替代市场。
针对美国的最新政策动向,相关中国企业表示将继续遵守国际贸易规则,坚持全球化发展战略。部分企业正在考虑通过海外建厂等方式规避贸易壁垒。亿纬锂能此前已宣布在匈牙利建设电池工厂,宁德时代也与多家国际车企建立了技术合作关系。
专家认为,全球
新能源产业链深度融合的背景下,单边贸易限制难以完全阻断技术交流和产业合作。中国电池企业凭借成熟的技术体系和完整的产业链配套,仍将在全球能源转型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未来行业竞争的重点,将更多集中在技术创新和成本控制等市场化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