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原理
GHJS12采用脉冲式激光测距与旋转棱镜扫描技术:扫描时,设备发射1550nm人眼安全激光脉冲(脉冲宽度5ns,重复频率300kHz)至巷道壁或设备表面,通过时间飞行法(TOF)计算激光往返时间,结合高精度时钟(时钟精度20ps)解算目标距离(测距精度±10mm);旋转棱镜(转速400rpm,扫描角度360°×90°)实现水平360°、垂直90°全空间覆盖,单站可扫描120m半径内的巷道断面或设备轮廓;全封闭防爆壳体(材质为304不锈钢,厚度8mm)隔离内部电路与外部易燃气体,防爆等级达Ex ib I Mb(本质安全型),即使设备内部产生电火花也不会引燃甲烷等可燃气体;矿用本安电源(输出DC12V/5A)通过限流、限压设计,确保电路能量始终低于可燃气体最小点火能量;多站扫描时,设备通过内置IMU(惯性测量单元)与UWB(超宽带)定位模块记录位姿信息,结合ICP(迭代最近点)算法自动拼接点云,拼接误差≤0.02m;针对潮湿或反光表面(如积水、金属设备),设备支持多次回波接收技术(最多3次回波),有效提取目标真实距离;扫描数据通过矿用本安型以太网传输至防爆计算机(运行Windows 10 IoT系统),配套软件支持点云去噪、巷道断面分析(计算巷道收敛变形量)、设备碰撞预警(与BIM模型对比)及三维建模(生成TIN网格模型),输出格式涵盖LAS/XYZ/DXF,兼容主流矿山GIS软件。
应用范围
覆盖矿井全生命周期三维测量场景:巷道变形监测(日常巡检、顶板下沉、两帮移近量计算)、采空区测绘(体积计算、垮落高度分析)、设备安装定位(掘进机、采煤机空间坐标校准)、灾害应急评估(瓦斯爆炸后巷道损毁范围测绘、透水事故后积水区域三维建模)及矿山复垦(地表塌陷区地形测量)等,尤其适合检测狭长巷道(如运输大巷、回风巷)、不规则采空区(如房柱式开采遗留空间)或动态变形区域(如软岩巷道持续收敛);支持与矿用无人机/机器人集成,通过ROS接口实现“空地协同”扫描,适配复杂巷道(如交叉口、硐室)下的三维数据采集;设备防护等级达IP68,可在-20℃至50℃、湿度0%-100%(可浸水1m深)的矿井环境中稳定工作,满足防爆、防水、防尘、抗冲击的严苛要求。
技术参数
测距范围:0.5m-120m(单站扫描半径);测距精度:±10mm(2σ);扫描速度:30万点/秒;角度分辨率:水平0.018°/垂直0.036°;激光波长:1550nm(人眼安全);激光等级:Class 1;扫描角度:水平360°×垂直90°;拼接精度:多站拼接误差≤0.02m;防爆等级:Ex ib I Mb(本质安全型);防护等级:IP68;数据接口:矿用本安型以太网、RS485;工作温度:-20℃-50℃;工作湿度:0%-100%RH;电源:矿用本安电源(DC12V/5A);续航时间:连续扫描≥8小时;重量:25kg(含电池);尺寸:600mm×500mm×400mm。
产品特点
全系列通过MA(矿用产品安全标志)认证与IECEx国际防爆认证,本质安全型设计从源头消除爆炸风险,可直接用于甲烷浓度≥0.5%的矿井环境;全封闭防爆壳体与矿用本安电源构成双重安全防护,即使设备内部故障也不会引发瓦斯爆炸;1550nm人眼安全激光器符合IEC 60825-1标准,可安全扫描矿工无风险;旋转棱镜扫描技术使单站覆盖面积较传统摆镜式设备提升2倍,减少50%外业布站时间;配套软件集成巷道断面智能分析(自动识别顶板、两帮、底板,计算收敛变形量)、设备碰撞预警(与BIM模型实时对比,提前3天预警碰撞风险)及多格式数据导出功能,外业操作效率提升35%;可选配全景相机模块(集成1200万像素RGB相机,同步采集巷道表面色彩)与气体检测模块(集成甲烷、一氧化碳传感器,实时监测环境气体浓度),扩展安全监测功能。GHJS12以“防爆、精准、智能”的特性,成为矿井三维测量的核心安全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