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通知--“2025冶炼渣处置与利用大会”将于2025年9月26-28日在湖南省长沙市举办
会议报道
最新通知--“2025冶炼渣处置与利用大会”将于2025年9月26-28日在湖南省长沙市举办
2025-09-05 08:28:07 访问:1634
会议:2025冶炼渣处置与利用大会
简介:
“2025冶炼渣处置与利用大会”将于2025年9月26-28日在湖南省长沙市举办,由中南大学、中冶有色技术平台、中国有色金属智库主办,北京科技大学、昆明理工大学、武汉科技大学、东北大学、香港城市大学、江西理工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东华理工大学、中南民族大学、上海第二工业大学、长沙矿冶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联合主办。
随着国家“双碳”战略目标的深入推进,冶金工业绿色低碳转型迫在眉睫。冶炼渣作为冶金过程的主要固体废弃物,其高效、低碳、资源化利用已成为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挑战和重大机遇。为深入探讨冶炼渣低碳处理与金属回收领域的最新技术进展、工程实践、政策导向及未来发展趋势,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加速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助力冶金行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经研究决定,由中南大学、中冶有色技术平台、中国有色金属智库主办,北京科技大学、昆明理工大学、武汉科技大学、东北大学、香港城市大学、江西理工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东华理工大学、中南民族大学、上海第二工业大学、长沙矿冶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联合主办,郑州大学、桂林理工大学、云南民族大学、湖南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西理工大学冶金工程学院、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冶金工程学院、上海第二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协办,湘南学院(湘南稀贵金属化合物及其应用湖南省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复杂有色金属资源清洁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战略有色金属绿色低碳冶金江西省重点实验室、中国有色金属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北方中冶(北京)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承办的“2025冶炼渣处置与利用大会”将于2025年9月26-28日在湖南省长沙市举办。
本次会议以“低碳、高效、资源化”为主题,邀请:钢铁、有色金属等生产企业技术与管理人员、从事固废处理、资源循环利用、环境工程的技术研发与工程人员、高校、科研院所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教师及研究生、冶金、环保、材料等领域的设计院、工程公司代表、相关装备制造、技术解决方案、检测分析服务供应商、政府相关部门、行业协会、投资机构代表及产业链相关方,关注冶炼渣资源化利用的各界人士搭建高水平交流合作平台。现将会议有关事项通知如下:希望相关单位积极组织参加!
组织结构
主办单位
中南大学
中冶有色技术平台
中国有色金属智库
联合主办
北京科技大学
昆明理工大学
武汉科技大学
东北大学
香港城市大学
江西理工大学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东华理工大学
中南民族大学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长沙矿冶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协办单位
郑州大学
桂林理工大学
云南民族大学
湖南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江西理工大学冶金工程学院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冶金工程学院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承办单位
湘南学院(湘南稀贵金属化合物及其应用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省部共建复杂有色金属资源清洁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战略有色金属绿色低碳冶金江西省重点实验室
锰资源高效清洁利用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中国有色金属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北方中冶(北京)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支持单位
株洲冶炼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湖南黄金股份有限公司、湖南水口山有色金属集团有限公司、 湖南辰州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江西铜业股份有限公司、河南豫光金铅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瑞林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中铝中州铝业有限公司、湘潭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河钢集团有限公司、巴彦淖尔紫金有色金属有限公司、山西北方铜业有限公司、岷山环能高科股份公司、云南驰宏锌锗股份有限公司、汉中锌业有限责任公司、金龙铜业有限公司……
大会组委会
大会主席
郭学益 中南大学 教授
王 华 昆明理工大学 教授
罗仙平 东华理工大学 教授
张一敏 武汉科技大学 教授
张廷安 东北大学 教授
周全法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教授
张作泰 南方科技大学 教授
倪 文 北京科技大学 教授
共同主席
陈 平 桂林理工大学 教授
邓 斌 湘南学院(湘南稀贵金属化合物及其应用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教授
李林波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教授
梁 勇 江西理工大学 教授
范才河 湖南工业大学 教授
执行主席
王亲猛 中南大学 教授
李 博 昆明理工大学 教授
韩桂洪 郑州大学 教授
刘晓明 北京科技大学 教授
冼向平 香港城市大学 教授
肖燕飞 江西理工大学 教授
贾丽娟 云南民族大学 教授
谢 铿 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正高级工程师
学术委员
崔雅茹、陈子威、甘 敏、韩凤兰、
胡建杭、黄 奥、黄 凯、李 彬、
李灿华、李存兄、李 栋、李光辉、
李 佳、李 静、李 乾、李辕成、
梁彦杰、廖亚龙、刘秉国、罗东梅、
马丽萍、马志斌、时鹏辉、孙 伟、
田 阳、王海勇、王瑞祥、王松松、
王艺慈、肖军辉、徐子芳、许志鹏、
薛楠楠、闫柏军、杨绍利、杨鑫龙、
于大伟、詹 路、赵俊学、赵 凯、
郑朝振……
会议时间、地点、内容
会议时间
2025年9月26-28日
会议地点
湖南省·长沙市
会议内容
会议开幕式、特邀专家报告、专题分论坛交流、冶炼渣处置与利用配套设备、辅材、产品及成果展览展示、表彰活动、参观考察等
专题会场设置
1、重金属冶炼渣处置与利用;
分会主席:
李 栋 中南大学 教授
马丽萍 昆明理工大学 教授
王 帅 中南大学 教授
肖军辉 西南科技大学 教授
刘智勇 中南大学 教授
徐子芳 安徽理工大学 教授
2、轻金属冶炼渣处置与利用;
分会主席:
李 彬 昆明理工大学 教授
仲奇凡 中南大学 教授
李 宇 北京科技大学 教授
3、贵金属与稀有金属冶炼渣处置与利用;
分会主席:
徐 斌 中南大学 教授
彭 俊 长沙矿冶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正高级工程师
许志鹏 中南大学 教授
肖燕飞 江西理工大学 教授
4、钢铁冶金渣处置与利用;
分会主席:
沈卫国 武汉理工大学 教授
冼向平 香港城市大学 教授
高 旭 中南大学 教授
牟望重 东北大学 教授
赵 凯 华北理工大学 教授
5、新能源金属渣处置与利用
分会主席:
张家靓 北京科技大学 教授
何利华 中南大学 教授
詹 路 上海交通大学 教授
于大伟 中南大学 教授
6、冶炼渣处理数字化与智能化技术;
分会主席:
张 华 长沙矿冶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正高级工程师
张红亮 中南大学 教授
部分报告题目汇总
排名不分先后,最终结果以大会议程为准
1.固废+跨界资源循环利用技术的研究进展 张廷安 教授 东北大学
2.铜尾渣资源化利用的初步研究 杜冬云 教授 中南民族大学
3.典型有色金属冶炼渣热能/物质高效协同回收 王亲猛 教授 中南大学
4.大宗工业固体废物土壤化研究与思考 薛生国 教授 中南大学矿冶场地生态修复研究中心
5.复盐效应理论和硅的四配位同构化效应理论及其在赤泥 综合利用中的应用 倪文 教授 北京科技大学
6.铜熔渣控温凝固“热质”协同回收低碳技术 胡建杭 教授 昆明理工大学
7.含钒钢渣废酸提钒工艺研究 杨绍利 教授 攀枝花学院
8.大宗固废赤泥用于环境低碳化治理与资源化研究进展 李彬 教授 昆明理工大学
9.低品位含铁资源协同处置及铁相转化机制研究 李灿华 教授 安徽工业大学
10.高镍锍浸出渣高效综合利用 谢铿 正高级工程师 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11.高冰镍氧压渣多组元综合回收 李栋 教授 中南大学
12.大胶凝材料与低碳混凝土的相关思考 宋少民 教授 北京建筑大学
13.钨冶炼渣综合回收钨锡工艺 彭俊 正高级工程师 长沙矿冶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14.电解铝废渣/废旧锂离子电池协同闭环再生技术 时鹏辉 教授 上海电力大学
15.含钛高炉渣的湿法提钛工艺研究 张承龙 教授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16.氯盐存在下矿渣胶凝材料固砷技术及机理 李辕成 教授 大理大学
17.高品质钢制备过程钢渣吸收夹杂物原位表征及智能化预 测研究 牟望重 教授 东北大学
18.黄金等战略性金属资源绿色高效利用研究进展 徐斌 教授 中南大学
19.钢铁行业含锌固废锌金属高效资源化技术研究 贾丽娟 教授 云南民族大学
20.铜熔渣绿色低碳贫化技术研究 魏永刚 教授 昆明理工大学
21.赤泥协同多固废颗粒化-粉体化-材料化-全量化利用技术 与应用 刘晓明 教授 北京科技大学
22.高压静电技术在固废领域的研究与应用 张华 正高级工程师 长沙矿冶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23.钢渣矿化CO2联产高值矿物材料技术研究 孙增青 教授 中南大学
24.褐煤化学链气化制富氢合成气中电石渣载氧-载氢-原位 捕碳协同效应与作用机制研究 杨杰 教授 昆明理工大学
25.多源固废协同制备高强陶粒及性能研究 徐子芳 教授 安徽理工大学
26.赤泥吃干榨尽低成本高值化绿色全消纳工艺探索及应用 朱万诚 教授 曲阜师范大学
27.铜冶炼渣选冶协同高效回收铁新技术开发及应用 肖军辉 教授 西南科技大学
28.镁链上的微硅粉高值化利用及微晶玻璃产品开发 牛立斌 教授 西安科技大学
29.电解锰渣梯级处理技术——多学科交叉的综合解决方案 王帅 教授 中南大学
30.钢渣熔附烧结制备低碳水泥熟料的理论与实践 沈卫国 教授 武汉理工大学
31.冶金渣与工业副产石膏耦合制备高强聚石材料技术及产 业化 韩涛 教授 山西工学院
32.冶金流程固废制备高性能保温材料的研发及实践 赵凯 教授 华北理工大学
33.固体废弃物回收再利用于高秉载透水混凝土之研究 梁洲辅 教授 南宁师范大学&福建农林大学
34.退役锂电材料绿色资源化新思路 何利华 教授 中南大学
35.外场强化锌浸渣提银的研究 刘健 校聘副教授 昆 明理工大学
36.钢渣沥青路面表面层高附加值应用关键技术 陈宇亮 正高级工程师 湖南省交通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37.单晶硅行业典型固废再生利用基础及应用技术研究 杨时聪 特聘副教授 昆明理工大学
38.铝电解槽大修渣光电分选及废防渗料提锂研究 刘卫平 副教授 中南大学
39.工业固废基土壤修复-肥力调控协同材料制备及应用研究 李佳 副教授 中南民族大学
40.钠铝协同重构铁硅铝矿物分子网络的新原理与调控机制 梁之凯 副教授 湘南学院
41.高炉渣冶金性能及微观结构研究 郭永春 副教授 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42.无钙焙烧铬渣解毒研究 杜亚光 副教授 中南民族大学
43.复合材料固体废弃物热解回收技术及产业化现状 戴永珍 高级工程师 上海治实合金科技有限公司
44.铅锌冶炼渣“三化”技术 陈春林 高级工程师 云南驰宏锌锗股份有限公司
45.固废资源化处理与工程化应用 殷维 高级工程师 中国轻工业长沙工程有限公司
46.硫酸锰渣的无害化及资源化技术研究 郑国灿 高级工程师 重庆大学
47.铜镍冶炼渣高值化利用关键技术开发及产业化应用 郑江华 高级工程师 镍钴共伴生资源开发与综合利用全国重点 实验室
48.铜锌冶炼渣绿色资源化利用技术及应用 韩远燕 高级工程师 长沙矿山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49.固废基土壤固化技术应用研究 汪杰 副教授 攀枝花学院
50.工业废石膏中高活性硫钙组转化分离及应用 吴丰辉 副教授 攀枝花学院
51.高温碱性降粘熔渣离心粒化-矿化余热回收方法与技术 吴君军 副教授 重庆大学
52.铜渣催化煤气化协同CaO吸附提质研究 左宗良 副教授 青岛理工大学
53.电解锰渣基环境功能材料的制备与应用 蓝际荣 助理教授 香港大学
54.内蒙古地区典型工业固废高质化利用 郭文涛 讲师 内蒙古科技大学
55.锰渣复合催化剂的合成及其应用 汤睿 讲师 广西民族大学
56.垃圾飞灰及多元冶炼渣基地质聚合物的固化机理与功能 化一体化研究 孙珉艺 博士 昆明理工大学
57.利用硅锰渣制备超强胶凝材料 许向群 博士研究生 中南民族大学
58.多元固废制备低碳胶凝材料及其替代水泥的潜力与性能 研究 冯丹 研究生 攀枝花学院
报告陆续增加中……
交流议题
(包括但不限于)
1、冶炼渣余热回收与显热利用技术;
2、冶炼渣高值化利用与金属回收技术;
3、冶炼渣有价元素选择性分离与纯化;
4、尾渣深度提纯与高值材料制备技术;
5、火法富集/还原技术回收有价金属的新进展;
6、生物冶金/湿法冶金在渣处理中的应用;
7、高效节能破碎、物理分选技术在冶炼渣中的应用;
8、冶炼渣处理过程能源高效利用与梯级利用;
9、低碳/零碳能源(氢能、电能等)在渣处理中的应用;
10、冶炼渣在建筑材料领域的应用;
11、冶炼渣在环境修复材料中的应用;
12、冶炼渣制备高附加值产品的研究;
13、冶炼渣基新材料创新与应用;
14、AI驱动的智能冶金渣处理技术与未来工厂;
15、新能源金属渣处置与利用;
……
表彰活动
1.本次会议中冶有色技术平台将组织开展“冶炼渣处置与利用领域行业优秀企业、团队及个人”表彰活动,希望通过本次活动树立行业技术典型,打造行业团队标杆,提升装备品牌行业影响力。欢迎各相关企业、团队、个人踊跃参与其中。
2.奖项设定:
(1)个人奖项:冶炼渣处置与利用领域“领军人物”奖;
(2)团队奖项:冶炼渣处置与利用领域“技术创新团队”奖;
(3)企业奖项:冶炼渣处置与利用领域“标杆企业”奖;
(4)企业奖项:冶炼渣处置与利用领域“绿色环保企业”奖;
会议说明及其它
1.会议投稿:现面向全行业征集会议报告、论文及摘要,欢迎冶炼渣领域科技工作者针对会议主题及分会场积极投稿,共同研讨行业发展趋势,分享最新学术成果。会议将编印《2025冶炼渣处置与利用大会-论文集》。投稿请发送E-mail到zyys@china-mcc.com,论文、摘要提交截止时间:2025年9月18日;
2.会议由北方中冶(北京)工程咨询有限公司负责会务工作。会议代表注册费2500元/人,在校学生凭学生证收取1500元/人,该注册费包括会务、论文审稿、论文集出版、专家演讲资料、考察等费用。
3.食宿安排:会议统一安排食宿,住宿费自理;
4.欢迎各相关单位申请联合主办、协办、承办、支持赞助本次会议。我们将以会议资料宣传、小型展位展示等多种形式,为赞助单位提供扩大市场、拓展业务的良机。
5.收款账户:
户 名:北方中冶(北京)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开户行:中国工商银行北京北辛安支行
账 号:0200 2218 1920 0009 678
注:汇款请注明 冶炼渣会议-姓名-单位名称
6.参加会议的专家和企业均可以通过中冶有色网(www.china-mcc.com)发布科技成果和产品信息进行免费推送。
组委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王越
手机:13811249252
电话:010-88793500转809
传真:010-88796961
网址:www.china-mcc.com
邮箱:zyys@china-mcc.com
标签:冶炼渣,双碳,冶金工业
宣传
宣传
宣传
中冶有色技术网-互联网服务平台
Copyright 2022 China-mc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