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表彰在新能源矿冶与循环利用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企业、科技工作者、技术创新团队及服务商,由“2025新能源金属提取冶金与循环利用技术交流会”组委会组织并开展“2025新能源金属提取冶金与循环利用技术创新团队、优秀青年、优秀设备/产品”表彰评选活动工作,旨在通过本次活动推广优秀企业案例、先进技术成果、提升装备及产品在行业的知名度与影响力的目的。欢迎各企事业单位、高校、院所、装备及产品服务商积极参加,获奖单位及个人将有机会在大会上作技术报告,并颁发荣誉证书。
奖项设置
“2025新能源金属提取冶金与循环利用技术创新团队”“2025新能源金属提取冶金与循环利用技术优秀青年”“2025新能源金属提取冶金与循环利用优秀设备/产品”
重要提醒及时间节点
申报时间:即日起至2025年9月10日,提交申报材料至组委会邮箱:ysjinshu@china-mcc.com。
评审流程:组委会对申报材料进行内容评审,符合要求的进入入围名单将在中冶有色网公示,最终获奖者将在9月19-21日在江苏无锡举办的“2025新能源金属提取冶金与循环利用技术交流会”开幕式上颁发奖牌或证书。
注:活动详情请咨询大会组委会
附件下载
请扫码下载:奖项申报表
大会介绍
为促进新能源金属矿产资源开发、矿物加工、金属提取、冶炼与循环利用领域的技术创新与产业协同,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由长沙新能源创新研究院、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成都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宜春江理锂电新能源产业研究院、井冈山大学、青海大学、中冶有色技术平台联合主办,江苏苏青水处理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湖南能创院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战略金属资源绿色循环利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青海省化工协会、中国化工学会高纯化学品工艺与装备专委会、中国有色金属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北方中冶(北京)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承办的“2025新能源金属提取冶金与循环利用技术交流会”将于2025年9月19-21日在江苏省无锡市召开。
本次大会以"创新驱动·绿色循环·协同发展"为主题,将邀请行业协会、学会领导,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及新能源领域相关企业院所、设备及技术解决方案供应商代表就国家相关政策和学术研究进展、工程应用实例作专题报告。会议将对行业科技发展目标和任务进行全面深入的探讨,总结国内外近期开发的先进生产工艺和关键技术,并结合典型工程实例进行总结归纳和对比分析,指导我国新能源矿产资源开发、选矿及冶金技术进步,二次资源清洁循环利用的最新研究进展及产业发展趋势对保证行业可持续发展、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指导和参考意义,希望各单位领导和技术人员踊跃参加。现将有关会议情况通知如下:
会议组织结构
主办单位
长沙新能源创新研究院
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成都理工大学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宜春江理锂电新能源产业研究院
井冈山大学
青海大学
中冶有色技术平台
承办单位
江苏苏青水处理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湖南能创院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战略金属资源绿色循环利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青海省化工协会
中国化工学会高纯化学品工艺与装备专委会
中国有色金属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北方中冶(北京)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会议时间、地点
会议时间:2025年9月19-21日
会议地点:江苏省·无锡市
会议日程:19日全天报到20-21日上午会议交流21日下午考察江苏苏青水处理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高级顾问
沈政昌 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首席科学家
赵中伟 中南大学 教授
徐政和 南方科技大学 教授
刘清侠 深圳技术大学 教授
大会主席
郭学益 中南大学 副校长/中国有色金属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理事长
王海北 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副总经理
李会泉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研究员
罗旭彪 井冈山大学 校长
刘大欢 青海大学 副校长
执行主席
童 汇 中南大学新能源创新研究院 常务副院长
刘三平 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冶金工程研究设计所 副所长
周贺鹏 宜春江理锂电新能源产业研究院 副院长
周 堃 成都理工大学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院 副院长
杨利明 井冈山大学 教授
吴成友 青海大学化工学院 副院长
秘书
杜瑜敏、何 新、罗 扬、王志刚、
吴 涛、王 惠、刘兰贤、刘 昌、
孙林燕、刘福学、刘 杰、邹莉琼、
陈秀燕、耿国栋、王 燕、冯 爽
部分报告题目汇总
1 新时代新能源产业创新发展 郭学益 教授/副校长 中南大学
2 新能源关键矿产国内外开发利用现状 王海北 正高级工程师/副总经理 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3 待定 李会泉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4 全球镍钴锂市场现状及热点分析 徐爱东 首席专家 北京安泰科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5 废磷酸铁锂材料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徐盛明 教授 清华大学
6 废弃高炉灰制备高压实磷酸铁的工艺研究 梁广川 教授 河北工业大学
7 瓷土矿中共伴生锂铷铯赋存机制与分质回收 周贺鹏 教授/副院长 江西理工大学/宜春江理锂电新能源产业研究院
8 典型新能源关键矿产绿色低碳冶金 王亲猛 教授/副院长 中南大学
9 储能电池材料再生利用研究 童汇 教授/常务副院长 中南大学新能源创新研究院
10 有色行业重金属废水纳米吸附深度处理回用技术 林星杰 正高级工程师 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11 高效吸附剂与离子交换树脂在盐湖资源提取中的应用 何新 副总经理 江苏苏青水处理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12 报废锂电中石墨组分分离及其高值利用技术开发 周向阳 教授 中南大学
13 废磷酸铁锂短流程处理与再生利用 黄国勇 教授/副院长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14 退役锂离子电池负极石墨材料的短程增值利用研究 陈湘萍 教授 湖南师范大学
15 高效节能的气态膜法废水脱氨技术用于有色金属资源回收行业 秦英杰 外籍教授 天津大学
16 退役锂电池循环利用技术进展 高洁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17 极致的低成本、高品质、高收率的提锂技术 林道勇 总经理 上海意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18 真空热还原制备金属锂的研究 曲涛 教授 昆明理工大学
19 面向盐湖提锂的离子交换膜研发及产业化 沈江南 教授 浙江工业大学
20 新质生产力助力冶金能源循环利用及低碳运营技术 朱冬生 教授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21 退役锂离子电池精细化拆解成套设备 董金聪 教授/副院长 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
22 新能源金属全球相关信息 李春萌 教授/副所长 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
23 微观界面精细化调控强化锂离子选择性分离机制研究 杨闻帅 特聘教授 郑州大学
24 冶炼在线智能分析技术开发应用 史烨弘 正高级工程师/副总经理 北矿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25 复杂难处理镍资源多组分选择分离与高效富集 谢铿 正高级工程师 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26 废动力电池中战略金属回收及提纯技术的思考 邓超群 正高级工程师 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27 从含钴溶液中深度除锌镉连续试验研究 李拓夫 正高级工程师 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28 废旧新能源动力电池回收闭环利用体系及高值化应用 李静 高级工程师 长沙矿冶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29 红土镍矿加压浸出及精炼新工艺 郑朝振 高级工程师 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30 萃取法在废旧动力电池深度净化除钙除氟中的应用研究 郭纵 高级工程师 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31 废旧磷酸铁锂电池短流程综合回收技术 张正阳 高级工程师 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32 锂冶炼渣制备轻集料及同步固铍技术进展 李国标 副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赣江创新研究院
33 钕铁硼废料盐酸优溶铁渣低温还原超常富集 林勇 副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赣江创新研究院
34 中性锂萃取剂Mextral®3933在锂资源提取与回收中的应用进展 郑志伟 技术研究院主任 重庆康普化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35 退役光伏组件中提取大宗材料的商业化闭环 吕东东 董事长 四川永安光循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36 锂电池回收降本增效新技术及人工智能赋能应用实践 张洋 主任 中科合肥技术创新工程院
37 光伏驱动电化学原位生产过硫酸盐用于退役电池中锂浸出的研究 娄向阳 讲师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大学
38 废旧磷酸铁锂选择性提锂技术研究 王强 博士后 重庆大学
39 泥质盐矿中锂、铷、锶酸浸过程中矿相演化机制研究 李岩 博士 山西大学
排名不分先后,最终结果以大会议程为准报告陆续增加中……
专题分会场设置
第一分会场:能源金属绿色选冶与提取分会主席:高志勇、周贺鹏、张贵清、谢 铿、张秀峰
第二分会场:盐湖锂及伴生资源协同提取分离分会主席:周 堃、海春喜、朱兆武、邹小平、郁方圆
第三分会场:选冶过程强化与环境保护分会主席:王亲猛、郑朝振
第四分会场:新能源材料制备及退役电池高值利用分会主席:徐盛明、周向阳、梁广川、范鑫铭、董金聪、王 东、李 栋、陈湘萍、陈志翔
会议主题及内容
包括但不限于
1.邀请相关研院所专家介绍新能源矿物资源高效提取与分离、矿物化学冶金与综合利用、固废处置与污染控制、环境保护等领域学术研究进展;2.新能源金属生产企业技术现状与产业化应用;3.新能源矿物资源提取及发展现状;4.新能源矿物资源选冶新工艺、新技术、新装备;5.选矿药剂及金属萃取剂在能源金属应用技术进展;6.镍钴锰金属资源开发提取技术;7.锂辉石、锂云母等能源矿产选矿新技术;8.盐湖资源高效分离提取技术进展;9.盐湖卤水中铷、铯、碘等稀有金属的提取工艺;10.锂、钠分离新工艺;11.卤水绿色提锂新技术;12.盐湖提锂新技术及环境保护;13.萃取分离技术在能源金属中的应用;14.离子交换设备及材料在盐湖资源中的技术进展;15.膜分离技术在盐湖提锂的应用;16.新能源矿产及锂电材料理化分析检测技术及分析仪器;17.废旧三元电池、废旧及退役锂离子电池回收与循环利用;废旧动力锂电池回收与处理工艺;18.锂电池回收锂元素可选择性回收技术;19.相关设备及技术解决方案供应商就能源材料资源选矿与冶金、污废水处理等方面的成功应用案例解析;20.其他与会议主题相关的内容、
会议投稿及说明
1.所有参会单位可以按要求提交3-5篇技术论文;
2.来稿截止日期在2025年9月5日(将论文发送E-mail到:ysjinshu @china-mcc.com)出版日期在2025年9月19日。(详情登录:中冶有色网);
3.会议将设置分会场,鼓励年轻学者展示研究成果,促进年轻学者之间的交流和学习,时间15-20分钟,请提前联系会务组,以保证会议议程安排;
4.为推动能源金属冶金及回收领域的技术应用,欢迎国内外有关公司及机构支持、赞助本次会议。我们将以在会议文集上刊登广告、提供小型展位等多种形式宣传支持、赞助单位,为支持、赞助单位提供扩大市场、拓展业务良机;
5.参加会议的专家和企业均可以通过中冶有色网(www.china-mcc.com)发布科技成果和产品信息进行免费推送。
会议费用
1.会议由北方中冶(北京)工程咨询有限公司负责全面会务工作。会议代表注册费2500元/人,在校学生凭学生证收取1500元/人,该注册费包括会务、论文审稿、论文集出版、专家演讲资料费、考察费用;
2.会议统一安排食宿,住宿费用自理,用餐为会议统一安排;
3.收款账户:户 名:北方中冶(北京)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开户行:中国工商银行北京北辛安支行账 号:0200 2218 1920 0009 678注:汇款请注明 新能源金属会议-姓名-单位名称
组委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罗 扬
手机:13810657840
电话:010-88793500转801
传真:010-88796961
邮箱:ysjinshu@china-mcc.com
网址:www.china-mcc.com